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據中國僑網報導,日前,2023年上海“僑界法治宣傳月”在上海市黃浦區啟動。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僑務立法工作也在不斷推進,涉僑政策法規逐漸完善細化。
廣東江門印發《江門市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方案》,多角度提出惠僑舉措;天津市公布了《天津市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從鼓勵投資創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等方面對華僑權益保護進行明確;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山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草案)》,通過科學立法為華僑權益保護提供制度保障;北京多項涉僑政務審批工作改革措施落地,覆蓋辦理時限、認定材料種類、申請方式等。
“1997年我回國創業,得益於國內的好政策,集團快速發展、日益壯大。”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山東省僑商聯合會會長吳立春表示,如今國內惠僑利僑政策多種多樣,涵蓋稅收、財政和金融等各領域,為僑商僑企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
多個僑鄉加快推進涉僑文物保護,陸續出台相關法律法規,為僑胞守住記憶中的“鄉愁”。
近年來,廣東省台山市對涉僑文物開展排查走訪,圍繞其歷史背景、保護措施、長效管理機制等開展調研;江門市出台《江門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規,積極探索華僑捐贈項目保護地方性立法,在不破壞街區風貌的基礎上對各街區進行改造、保護。
2021年,福建省制定出台《福建省僑批檔案保護與利用辦法》,為僑批檔案保護與利用提供法治保障。據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馬俊凡介紹,僑批檔案的保管和利用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存在著保護難、監管難、協調難的問題,因此立法保護尤為重要。
相關部門持續推進檢僑合作,打破部門壁壘和業務分割,為僑胞提供更精準化、精細化的司法服務。
外交部會同司法部組織開展了海外遠程視頻公證服務,海外僑胞可前往所在地使領館辦理相關業務;浙江青田“檢僑之家”設立多個海外聯絡站;溫州文成縣打造跨境“雲調解”體系,華僑華人可24小時發起線上調解申請;四川省成都市探索建立海外惠僑遠程安全服務平台,並推出九項“成都市惠僑法律服務產品”。
2022年以來,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檢察院開展專項監督行動,以公開聽證、共同磋商等方式引導社會各界保護涉僑文物。作為聽證員,僑胞蔣康榮在美國舊金山通過“檢僑聯絡平台”遠程連線,參與了梅閣碼頭修繕工程的“雲聽證會”。
在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看來,檢僑合作提升效率、壓縮成本,回應了僑胞的司法訴求。“未來,相關部門還需進一步瞭解僑胞需求,豐富發展檢僑合作的內容與模式;各地加強為僑服務機構和平台建設,進一步探索為僑服務新路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