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學習 還有別的
片中幾個孩子每天的時間表都被排得滿滿的。他們的父母固然對他們疼愛有加,但孩子們臉上卻有倦意。那麼,英國白人小孩休閑時做什麼?
張女士介紹說,依她和英國媽媽相處的經驗,她感覺一般受過良好教育的英國媽媽重視的,一是保證孩子一天8至 10 小時的睡眠。二是周末以消閑為主,不做功課,基本上只參加休閑、運動、音樂、友人派對或到朋友家過夜等項目,並確保周日輕鬆。三是周一到周五下課後有定期的玩耍安排(play dates,這個詞匯片中Matthew的父母反應都很陌生):今天放學後,你到我家來玩 Wii、吃晚飯,下周某天放學後,我去你家玩 PS3、吃晚飯,定點回家。四是參加童軍,英國的白人孩子,5歲開始,大部分都會參加男女童軍活動,每周花一個晚上,有的周末還有野營、探險、徒步、上教堂感恩等活動。放假有時會安排幾天野營。
眾所周知,華人子女在英國私校、名校、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等“好”學校裡所占比例很高。他們過關斬將,多半數學傑出、音樂頂呱呱。張女士的疑問在於,“100個華人小孩中,學鋼琴、拉小提琴的,可能有99個。(奇怪,別的樂器都看不起啊?);100個華人小孩中,去上Kumon(數學),英文和數學課的,可能有50個;另外30個,可能有私人家教,或是父母自己密集教學;100個華人小孩中,去上童軍的,周末去踢足球、打棒球的,有多少?”
家在中國北方的小王在英國從初中讀到大學,目前是一名攝像。他中學的閑暇時光的一部分,用來完成了“愛丁堡公爵獎”項目(Duke of Edinburgh’s Award)。這個項目鼓勵14至24歲的年輕人參加探險,培養野外生存技巧;學一門學術課程之外的手藝(如廚藝,急救,繪畫);做義工;參加一項運動。衝擊金獎的年輕人還需要離家參與社會活動。小王憑在這個項目中的經歷和表現,在大學入學面試說服了電影老師。儘管他的高中選修的是跟電影毫不相關的經濟學,電影系最終還是錄取了他。
小王和另兩名留學生小曹、小江都自稱是“虎媽”的受害者。小王小時候手長得大,媽媽認為他是“彈鋼琴的料”,於是不惜重金買鋼琴,請老師教他。但他根本坐不住,以至每次都哭著練琴,媽媽心疼不過,最終作罷;小曹六歲起就在父母的壓力下學大提琴、舞蹈、游泳、唱歌、表演、作詩,她現在回想起來整個童年都沒有丁點快樂,直至上大學離家獨立生活才感覺“好日子來了”;小雷則是在父母的旨意下進了奧數班,做了上萬道奧數題,小小年紀就成了近視眼,最悲催的場面是腦子已暈到需要吸氧,還得邊吸氧邊做題……
格林威治中文學校校長陳雪從事教育多年,她對華人家庭教育有另一番理解:過去,香港新界移民來英國後,大都開中餐館,忙於生計,與孩子溝通較少,只一味要求子女努力讀書,將來改變父輩的命運,在主流社會站住腳。結果,子女的學習成績的確不錯,工作也找得很好,但忽視親情教育的後果,就是這一輩老邁的新界移民中,有些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淡漠,父母老年晚景凄慘。“可見一味要求學書本也是不夠的” ,快樂童年,性格塑造,抗壓能力培養,一樣重要。
未來國力高下的折射
《經濟學家》去年1月撰文分析稱,西方對虎媽話題如此激烈的反應,有著東西方經濟運勢一揚一抑的大背景。當西方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頽勢時,中國卻穩步前進在經濟增長的道路上。與其向中國領導人尋求答案,還不如去問問“虎媽”。於是,虎媽現象一出,西方抓緊反思、反饋、反擊;於是出現了西方流行的關於中國崛起的種種“恐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