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山移民鮑校鎮返華埠參與東河防洪工程回饋小區。 |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據美媒報道,幼年隨父母移民美國的華裔女移民鮑校鎮(How Sheen Pau),學成之後參加華人小區的城市建設工程,以實際行動解讀“飲水思源,回饋小區”的含義。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鮑校鎮1988年從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畢業後成為一名土木工程師(civil engineer),在紐約市設計和建築局(Department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工作至今。因優異的工作表現和對城市建設做出的傑出貢獻,女性建築家理事會(Women Builders Council)授予她“傑出女性獎” (Outstanding Women awards),成為市設計和建築局唯一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華人。
談及選擇從事建築類行業,鮑校鎮直言是因為“家庭傳統”。“我的家人多從事建築類工作,這對我選擇專業和就業產生很多影響。”她表示,其實建築工程師并不像想象中整天在辦公室做圖紙、搞建模那麼枯燥,更多的是與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打交道、做溝通。
鮑校鎮的父親早年追隨祖輩的腳步從廣東台山移民到加勒比海島國庫拉索(Curacao),在當地開中餐館,通過辛勤工作撫養鮑校鎮和兩個弟弟。在鮑校鎮六歲時,一家人通過親屬移民從庫拉索遷居到美國,在曼哈頓華埠一住就是20多年。鮑校鎮的父親在一家工廠從事藝術設計和裝修的工作,母親兼職照顧年紀尚幼的三姐弟。
“中文和中華傳統是祖輩的饋贈!”由於幼年的成長環境,鮑校鎮直到六歲之前都只會說台山話和西班牙語。“剛到美國開始上學那段時間,都靠同學們用西班牙語翻譯幫我聽懂老師講課。”她笑言小時候“說得很溜”的西班牙語現在已經基本“全忘了”,不過因為家人在家都用中文,所以台山話一直講得不錯。從小時候起,身為長姐的她就開始為不諳英文的父母充當語言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