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春晚是全球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8 10:26:35  


  中評社香港1月28日電/長江網文章說, 眾所周知,過中國年,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歷史悠久而優良的傳統。其不但深深地影響了中華大地上的億萬羲黃子孫,而且對世界的影響也日益明顯。

  譬如,蒙古、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老撾、馬來西亞和文萊等國家也過中國年,甚至在歐美和非洲等地同樣有為數眾多的人過中國年。

  然而百年來,由於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以及存在傳承等方面的差錯,結果在中國不少城市越來越流行公歷紀年之新年,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公歷紀年之新年洋氣,而中國年整體上卻被忽視,乃至被誤讀為土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瘋狂的“破四舊”等運動中,中國年更被嚴重地破壞。與此同時,全球不少羲皇子孫對中國年愈來愈陌生,甚至還產生了厭惡之情。

  這百年來,大家普遍熟知的“新年”,多是指公歷紀年法的產物,而非中國年之新年。這百年來,我們通常所稱“元旦”,原本指中國年之新年的第一天——農歷一月一日。1911年辛亥革命後為了有所區別,當時的政府用“元旦”一詞專指公元紀年法之新年——公歷1月1日。而改用“春節”一詞代指中國年,即農歷紀年法之新年的正月初一。正因存在一些誤解,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笑話。譬如,公元紀年法的元旦日一到,包括部分媒體和社會名流等在內的群體,就會冒出“去歲為玉兔,來年是金龍”、“龍年大吉大利”之類的說法。殊不知,兔年、龍年之類的表述,乃是指中國年,而跟公元紀年之新年八杆子都打不著。正解應該是,農歷紀年法之新年到來之後,方可出現諸如“金龍繞高堂,銀蛇舞福地。銅人度佳節,鐵扇護新年。”之類的詞句。

  當然,在中國年和公元紀年之新年被不少人誤讀的同時,中國年還是在廣大的中國農村地區,以及部分城市,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可就中國社會整體而言,中國年之年味嚴重地受到了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