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和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1 00:09:11  


 
  當我開始慢慢講述自己如何像國內外許多“80後”一樣看著動漫度過童年,又如何對日本從淺顯認識,到產生興趣,開始學習日語,直到後來留學日本,開始親身體會日本文化時,日本學生眼中漸漸流露出一絲親近感,他們發現原來中國年輕人並不像想象中接受了“反日教育”成長起來的一代“憤青”。剛開始稍顯僵硬的課堂氣氛開始緩和下來,大家對我即將演講的內容似乎產生了一點興趣。

  於是,我開始坦誠地講起來——

  我說日本人也像其他國家的人一樣,理所當然地用日本式的思維方式思考,用日本式的價值標準判斷,並對日本的文化抱有一種似乎不需要理由的優越感。而作為一個中國人,來到日本後感受到的文化差異不僅比我之前想象得大,而且當然用中國人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去感知日本。

  我感到日本人和中國人最大的不同,是對於“自己”和“他人”重視的不同,這其實也是問卷中被日本人提到最多的中國人“太我行我素,太不客氣”的原因所在。日本人非常在乎周遭的反應、集體的氛圍、他人的感受、別人眼里對自己的看法。這種習慣不唯個人獨有,而是整個社會的無形規則,槍打出頭鳥,長出一截兒的樹杈會被剪掉。從好的方面說,時刻在乎他人的感受、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辦事,替他人著想,是一種互相體諒、溫婉含蓄、避免正面衝突又有眼力見兒的文化,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典型日本文化要素之一。從壞的方面說,也是一種泯滅個性、壓抑主見、由於表達曖昧而容易引起誤會、交流效率低下的文化。而我們中國人就整體而言則相反,大家越來越推崇鮮明的個性,說話辦事痛快明了。特別是作為獨生子女的“80後”一代,在人口眾多和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環境里,從小面對應試和就職的殘酷競爭,為了在集體中脫穎而出,要麼出類拔萃,要麼被無情淘汰。強調主見、突出自我,既是生活所迫,也是中國與日本不同國情造成的不同性格。

  由此說到“追求”。我的一個強烈感受,是日本同齡人不求上進,滿足於“家里蹲”。作為留學生,我每天接觸最多的日本人就是同為大學生的同學。按中國人的觀念,自然而然地認為“大學時代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應該樹立遠大理想、高遠目標,盡量開闊眼界,吸收知識,拼命努力地學習奮鬥。”但我身邊的日本同學卻很少有人這麼想。他們滿足於父輩創造的生活,安於現狀,寧肯“宅”在家里,也不打算為自己的將來去努力。以前就聽說日本人的英語水平不高,到了日本以後,才發現那水平真的讓人不敢恭維。我很奇怪,他們難道不想擺脫自己“英語很爛”的壞名聲麼?當我近距離和日本同學討論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讓我非常吃驚:“反正我們以後也不想去海外發展,只要待在日本,不找需要英文的工作,幹嘛非學英語,看電影有配音就夠了。”其實日本同學中英文筆試成績優秀的也不少,但那多是為了豐富履歷表的“啞巴英語”。日本年輕人渴望安穩、平靜的小日子,不想出人頭地,也沒有遠大的目標和抱負。我認為除了民族性格因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已是一個各方面都發展相對完善的發達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貧富差距不大,年輕人即便沒什麼大出息,就做一個普通百姓,生活水平也有保證。能大富大貴當然好,但為此付出的努力和風險太大,多數人不願也不敢承擔,不如索性過自己安穩的小日子。而我們中國則不同,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飛快,但我們畢竟是發展中國家,年輕人在社會生活中成功還是失敗,結果是天上地下的。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必須比周圍的人更努力的問題。中國人常說“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即便不是所有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出人頭地,但起碼也會教育孩子從小要有遠大志向,最忌諱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沒出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