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近七成高考狀元流失海外 如何留住人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0 00:04:41  


 
  張景岫:因為高考狀元本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指我們國家在高考當中取得高分的群體,這個群體的留學比例高。出現這樣的現象並不奇怪,首先有客觀的社會經濟因素,這種現象英文叫brain drain,其實就是人才外流的意思。有很多學者也在研究這樣的問題,結論就是一個國家它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人才外流經歷一個先快後慢的過程,在經濟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較多的優秀人才選擇到國外學習、工作甚至是定居,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了以後,人才的回流的現象也會隨之發生。我們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到了拐點以後,這些人會選擇學成歸國了,把他在海外的知識和經驗帶回到國內。其實我們也看到另外一組統計數據,從07、08年開始,我們國家學成回國的人數已經逐漸在攀升,甚至已經超過出去的比例。我認為長遠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將增加了對人才的吸引力。

  在過去30多年里,選擇就讀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高考頭名人數,占比超過8成。自2005年以來,香港、澳門和台灣高校陸續進入內地招生,正在集體挑戰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2000-2012年,內地各省狀元,選擇就讀香港高校的就有66人,已超過上海排在“最吸引狀元就讀地區”的第二位。學子們“以腳投票”,是否意味著內地高校質量不如境外?面對港澳高校進內地“掐尖兒”,內地名牌高校如何"“應戰”?

  張景岫:這種現象跟我們國家的高考機制有關。以前的尖子生更多的選擇清華和北大,一個是可能是對國外的一些教育機會認識和了解得並不太夠,我們國家大概是在2000年以後,陸續的允許香港、台灣的高校到大陸去招生,從體制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香港、台灣地區在教育體制上跟國內的高校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優越性,比如說跟國際接軌的程度更高。香港的幾所名校在排名上可能還要高過清華和北大,一定程度上也說明這些學校的素質和實力。面臨著這種高等教育國際化競爭,中國高校也需要迎頭趕上,進一步提升它的質量。

  另外,人才外流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都是一種損失,或者是一種挑戰,但是它有經濟和社會的客觀因素。我認為要有一定的平常心和自然心來對待這個事情。從經濟學的角度可以用一句話來講,一切問題都會好的,它只是一個發展階段當中的問題。但是我們也需要做一些改變,或者做一些舉措,增加對人才的吸引力,遏制住這種高等的教育人才外流的過大趨勢,鼓勵更多學成的學子們回國。這個在政策上,包括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方面還是有很多的工作是可以做,而且是應該做的。

  國內頂尖的高校需要打破固步自封的心態,和國際接軌,甚至可以做一些大膽的創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