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華僑華人積極與當地文化融合,加速“本土化”,吸引了更多消費者。國際餐廳除了播放中華樂曲,從店長到服務員都雇傭日本人,採用標準的“日式服務”。在服務上,餐廳絲毫不比日本店鋪差。以往,華僑華人在海外開設中餐館,主要雇傭中國員工。雖然中國員工吃苦耐勞,但是對當地文化風俗的熟悉程度,畢竟比不上當地人。新華僑能大膽突破“中國人開餐館雇中國人”這一傳統觀念,全部啟用當地員工,說明他們在“本土化”方面又前進了一大步。
最後,華僑華人的視野不斷拓寬,“國際化融合”推動事業上台階。旅日新華僑開設的國際餐廳里,集中了意大利廚師、法國紅酒等世界最優質的餐飲要素,不僅跳出了中餐館模式,甚至不以熟悉的日式料理為切入點,具備了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顧客們說,在這種國際餐廳里,是“聽中國曲、坐日本桌、吃西洋菜”。
文章最後指出,從“千店一面”的中餐館,到包羅萬象的國際餐廳,華僑華人在經營上這看似不太起眼的一小步,其實是中華文化與各國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人在海外越來越有底氣的重要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