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神州時報》微信公眾號圖片) |
|
(美國《神州時報》微信公眾號圖片) |
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據美國《神州時報》微信公眾號消息,美國華人李東紅在大約五年前的偶然一次機會來到小城鎮Greenville,有幸了解到一些關於這個小城華人歷史的故事,雖然這也許是鮮為人知的小故事,但李東紅先生每每想到都會激動萬分,於是決定將這些故事分享出來與海外華人華僑共勉:
第一次來Greenville是大約五年前,我們公司在這裡有個生產廠,我負責一些產品的技術支持。聽同事們說那裡位於middle of nowhere。不管飛到哪個就近的機場,都要再開3個多小時車才能到。該市位於阿肯色和密西西比州的交界處,位於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中心,典型的南方農村格調。有3萬多居民,大多數是黑人。
我來之前隨意的google搜索了一下,意外的發現當地人口中有將近1%為華裔,在該市名人欄目下面還列了個華裔美國人,他是個早期有名的新聞工作者。這一發現使我非常驚訝,我很難想象出我們華人生活在一片遙遠偏僻的農村。
我懷著極大的興趣想親身了解這段歷史。在以後的5年里每逢來此出差,我都盡量找時間去尋找和發現歷史的故事,也讀了不少的史料。下面的是我找到的一些故事。
當年最早來到Greenville這片土地上的華人大概可以追溯到1890年代,當時的華人基本上都是以“苦力”的形式自賣來到了北美大陸,修建橫穿美國(橫穿加拿大)的大鐵路。華人以艱辛的血汗換來了鐵路的早日建成(加拿大的鐵路提前5年建成)。但是隨著加州經濟的蕭條,失業率很高,華人成了替罪羊,被歧視和迫害,1882年美國政府甚至通過了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針對單一種族的歧視性法案。
在這樣惡劣敵視的環境下,一些華人離開了加州,沿著他們親手修建的美國東西交通的大動脈,向東漂移。有些人在芝加哥停了下來,有些人繼續東進到了紐約、費城、波士頓等大都會謀生。但有小小的一支人馬,在芝加哥附近順著密西西比河南下,到了新奧爾良附近。當時的路易斯安那州是美國的蔗糖產區,由於黑人奴隸制的廢除,黑人成為了自由人,不再是其原莊園主的私有財產(奴隸),許多黑人離開了甘蔗園去尋求嶄新的生活。白人莊園主急需找到廉價又勤幹的勞動力,他們早就聽說過華人勞工在修建鐵路時表現出來的品質,所以就想招募華人。
這一撥華人到了甘蔗園,他們並不喜歡那樣的生活,而且他們已不是像剛來美國時候那樣,是賣身來做“苦力豬仔”的,在修建鐵路後已經贖了身,也是自由人。所以這一撥人馬離開了種植園,沿著大河逆上,最後來到了三角洲(The Delta),並停下來。傳說中有兩個版本,一說是Original 13人,也有說是Original 8人,領頭的姓王wong。大概看上了這一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也許是折騰這一趟後太累了,就在此地歇了下來,“安家”落戶。
當地有個叫本(Ben) 的房地產商,他有一個私人收藏品博物館,我常常去造訪,在那裡讀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他有個要求,可以看但不許拍照片,我憑著記憶追寫下來。早年這些華人多是來自廣東的四邑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廣東開平、恩平、台山和新會一帶。收藏品中有190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房產登記和過戶記錄,上面可以找到華人的名字(拼音)。1900年左右記載著當地有58名華人,男女比例為58比0。沒有女性。這與當時的排華法案有直接關係,法案限制或禁止華人女性來美國,大概是想讓華人自生自滅。(我看過一個加拿大早期華人的辛酸史,也有非常類似的經歷,華人男性只能與土著人通婚,因為只有土著人接納華人)。
我向本(Ben)請教(他是個白人),是否當年留在這裡的華人從事農業耕種或漁業生產,他說都不是。很可能我們今天的大多數人想像不到,這些華人開起了一個個小小的雜貨店兼營飲食。
我們都知道,最早的華人在修完鐵路後,身上有一點點的餘錢,有人開起了洗衣店,因為這種工作簡單不需要語言技能,小牌子上寫好價錢就行,關鍵是自己做了主人,不是為別人幹。等生意做大後賣掉洗衣店去開餐館,因為盈利比洗衣行業要高。而讓出來的洗衣店多由後來的韓裔接去做,同樣的主要原因就是不需太高的英語技能。
在偏僻的鄉村開洗衣店或餐館很難生存下去,但是這些早期的華人憑著精明的眼光和判斷,發現小型零售業有其獨到的優點。於是他們就開起了一個個以家庭為背景的雜貨店,經營日用小商品並兼賣自家的飯菜。慢慢地發展和紅火起來,據統計在最高峰的1940-1950年代,以Greenville為中心周圍大大小小的村鎮里,居住著大約200多華人,他們共開了40家左右的小雜貨店,全是一家一戶的規模,且很均勻的散步於那裡廣袤的田野中,互不影響。更讓人驚異的是他們的顧客基本上都是黑人。這是一個很獨特的社會現象,黑人與華人相處融洽,互利互助。
在南方徹底廢除種族隔離之前,華人是被白人稱為“有色人種的”,在白人眼里我們和黑人的待遇都差不多。白人有自己的雜貨店之類的,是不會到華人開的店里買吃的用的,而黑人發現他們自己更喜歡到華人開的店里買東西。為此有些白人不喜歡華人去開店,認為搶了他們的生意。藏品中有一張廣告傳單之類的一頁紙,現在收藏時特意將其複印成黑紙白字(不是白紙黑字),以表示譴責當年的種族歧視,傳單上寫道,“中國佬Chinamen來到我們這裡開商店,搶了我們的生意,我們應該行動把他們趕走”。
我常打交道的一個工段長是個黑人兄弟,50歲左右,告訴我在他小時候,經常去他家附近的一個雜貨店里買晚飯,店主對那些小孩子們,誰叫啥名字是誰家的孩子都很熟悉,他說那些店主都很nice,賣的飯菜都會多加一勺一筷的。
在Ben的收藏中我看到1930年代左右的一次當地學校School District會議紀要,上面寫著說"許多華人想申請他們的孩子到白人孩子的學校上學,答覆是No。華人是“Colored people”,他們可以與黑人的孩子一塊上學,或者他們可以自己辦教會學校,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上學,但不能上白人孩子的學校。因為華人傳統上重視子女的教育,他們是有開華人教會學校。我在本(Ben)貼滿好幾面牆上的Greenville高中畢業照片上(可追溯到1930年代),最早看到有華人面孔的是1947年的畢業班,剛好是1943年《排華法案》廢除之後的第四年。在1947年之前的畢業班上也有一個華人面孔,但他的姓(last name)不是華人,Ben說那個華裔孩子是被當地一個富裕白人家庭領養的(題外話,這個孩子在以後的年代里,對於保存和傳揚當地華人文化和歷史做出了很大的支持和贊助)。
華人重視子女教育的努力在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中得到了極好的回報,AA平權法案給少數族裔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就職就業機會,華裔的子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剛好脫穎而出。隨著年輕有知識的一代離開,大型連鎖店的興起,傳統上的爸爸媽媽小店難以為繼,一個個慢慢關掉了,由最興旺時的40家左右,減到今天的為數不多的幾家。
翻閱Ben那厚厚一本收藏資料,有許多令我感動的細節。讀著讀著常常會眼眶濕潤,鼻子發酸,儘管所有這些早期的華人跟我沒有任何關聯,但他們與我一樣都是來自那片遙遠的土地,我們身上流淌著相同的血。
在Ben收藏的幾本印刷出版書中,有這樣個細節我記憶很深。有個GONG(江)姓華人,1910年來到美國,生活在Greenville一帶,後來成家立業子女長大成人,相繼在不同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在90年後的2000年全家在加州相聚,由當年的老江爺爺一人闖蕩美國,變成了今天的233個子孫滿堂的大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