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序戴著防毒面具進行採訪拍攝。 |
只要出門就有生命危險
在戰地生活如同外界所知,戰地生活充滿各種危險。但對於年輕的陳序而言,來到加沙分社工作,更多的還有新鮮。
“其實那時我的拍照水平就像普通的路人甲一般。”陳序記得,抵達加沙分社後,他發現有現成的相機可用,當時已稍有攝影基礎的他,毫不猶豫地拿起了相機,開始和美聯社、路透社等國際知名媒體記者們一起並肩角逐。
一開始,陳序無論是採訪還是攝影都不占優勢,但他發現其實這很鍛煉人,為了盡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每天都會在完成任務後,將同行們的作品找出來細致學習,“因為都是在同時同地點工作,學習他們的操作手法,對我的業務提升很有幫助。”長期堅持換來了卓越成果,就在當年年末,他已經能很好地掌握衝突現場報道和戰亂地區的深度報道。
與此同時,他顯得更為努力,或者可以說更具冒險精神。特別是在2012年末以色列對加沙發動“防衛之柱”行動時,他是為數不多的依舊前往與死神相鄰的加沙地區進行新聞報道的記者之一,也是進入加沙地帶的唯一中國媒體的記者。陳序指出,“最初進入加沙地帶前,就在以色列的一個檢查站簽下免責文件,類似於一個‘生死狀’。”
勇敢敏銳和卓越的業務水平,讓陳序很快被同在戰亂地區的國際知名媒體記者們所認可,然而這也意味著他的處境更為危險。
“在戰亂地區,只要出門就有生命危險。”這句話並不誇張,陳序至今都清晰記得,在加沙的一個普通採訪日裡,一場意外的見證讓他終身難忘,甚至永遠改變了他的世界觀。
“當時是去一家清真寺外採訪。”陳序說,巴勒斯坦當地有一些民眾死在了以軍的炮火下,下葬前,當地人會帶著死者遺體去清真寺做禮拜,當時死者是兩名幼兒和他們的父親。為了不影響當地人的習俗,陳序在清真寺外等候,與同樣等在門外的兩名巴勒斯坦記者閑聊,“我們聊得很開心,沒多會兒,他們先提前去了另一個採訪點。”
等拍完清真寺這邊的照片,陳序乘車前往剛剛兩名巴勒斯坦記者所去的採訪點。半路上,他看見一輛被以軍定點清除的小轎車,他下去查看,“死者已被燒得面目全非,燒焦的手指深深嵌入方向盤,事後我才得知,原來就是之前和我聊天的那兩名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