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重重,條件有限。這麼多年來,何佩蘭不是沒有動過放棄的念頭。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們努力學習的模樣、沉浸其中的神情,一種由衷的歡喜總會在她的心頭蕩漾開來。“我就覺得必須堅持下去,帶著她們衝。”
“衝”,在給孩子們排舞時,何佩蘭常愛用這個字。大概就是憑著這股衝勁,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硬是在異鄉的土壤里撒下中國民族舞蹈的種子,並且呵護它發芽開花。
2013年,在許多當地華人家長的呼籲下,何佩蘭成立了自己的舞蹈藝術中心。“對我而言,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播不只是簡單的一堂堂課,更需要專業的團體來向前推動。”何佩蘭說,這是她的動力,也是她的目標。
用舞講述中國故事
書法、燈籠、中國結……走進佩蘭舞蹈藝術中心的練功房,滿目皆是中國元素。平時授課,何佩蘭堅持用普通話和孩子們交流。她希望,孩子們在這裡學到的不只是中國的民族舞,還有中國的語言文字、風土人情。
“維吾爾族、蒙古族、朝鮮族、藏族、傣族、彝族……這些少數民族的舞蹈,我們都學過。”陳婕妤和陳靜妤已跟著何佩蘭學舞4年。和記者聊起中國的少數民族,這對華裔小姐妹掰著手指數了好久,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讓人很難想到她們是在菲律賓長大。
“我很喜歡這些舞蹈,尤其是維吾爾族的舞蹈,熱情歡快,我還知道他們生活的新疆盛產葡萄。”陳靜妤說著,隨手比劃了一個翻腕兒摘葡萄的舞蹈動作。“有一次,我去中國,聽到別人提起新疆,我立馬就說我知道那裡,還會跳那兒的舞蹈呢。”這個19歲的女孩開朗地笑道。
類似這樣與中國有關的故事,這群華裔女孩們還能說出許多。因為學跳藏族舞蹈,她們知道了藏族同胞堅毅勇敢,大多生活在冰雪皚皚的高原;因為學跳朝鮮族舞蹈,她們知道了中國有一座美麗的長白山;因為學跳傣族舞蹈,她們知道了孔雀是這個民族吉祥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