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海陸空聯合登陸作戰實兵演練。(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中國軍事專家姜魯鳴今天指出,儘管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高技術武器可以“指哪打哪”,但是,國防經濟佈局的戰略意義並未消失。中國應在充分考慮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繼續做好戰略後方基地建設這篇大文章,把經濟建設的“棋局”和未來軍事鬥爭的“戰局”統籌考慮。
中新社報道,姜魯鳴是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國防經濟研究多年。他在接受本社記者訪問時說, 近十幾年來爆發的幾場高技術戰爭,將高技術戰爭的特點初步展示出來。精確打擊手段的廣泛應用,作戰物件信息的相對透明,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將重要經濟資源佈局於戰略腹地的作用,傳統國防經濟佈局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今世界,一個國家是否需要戰略後方基地建設,取決於若干重要因素。就中國而言,近三十年來的經濟建設中,國家的生產力與科技力,向發達地區集聚,這是自然的、正常的,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歷史經驗證明,即使一個國家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如果不能對這種實力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合理的規劃佈置,就難以形成功能協調、結構完善的國家防禦體系,就無法發揮整體防禦功能。
他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搞好國家經濟佈局的“四個結合”,即東部與西部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安全與效益結合,專業化與多樣化結合。
姜魯鳴強調,“十一五”期間,是軍事鬥爭準備和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關鍵時期,也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的重要時期。需更加重視經濟建設貫徹國防要求工作,提高基礎設施和重要產品的軍民相容水準。
為此,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重要建設專案續建工程,要完善和落實有關防護措施等,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和重要產品的平戰轉換,以及戰時生存和保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