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射北斗導航衛星。 |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4日早晨4時11分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約14分鐘後,星箭分離。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資料表明,衛星準確進入軌道。
據新華網報道,衛星發射中心負責人介紹,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COMPASS-M1),是中國北斗導航系統(COMPASS)建設計劃的一顆衛星,飛行在高度為2.15萬千米的中圓軌道。這顆衛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入新的發展建設階段。
衛星導航系統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自主研製生產衛星導航系統。中國曾於2007年2月3日在西昌成功發射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衛星準確入軌,目前星地試驗工作順利。
人們作為一般名詞經常想到的GPS實際上是指美國從1994年開始運用的衛星導航系統。但是,如果突然限制使用GPS,國家主要功能可能會立即陷入癱瘓狀態。中國航空大學教授張泳根說:“美國可以選擇性地在特定地區的衛星信號中使用擾頻器(對信號內容進行加密,使其無法接收),這一事實已經在伊拉克戰爭中得到確認。”
因此,中國根據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計劃”,從2000年到現在共發射了五顆衛星。中國的目標是,在2008年之前構建能夠在整個亞洲範圍內使用的系統,並最終向太空發射35顆衛星,覆蓋全世界。這個系統將主要用於國家經濟建設,為交通運輸、氣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等部門以及其他特殊行業提供高效的導航定位服務。
而美國正在開發的導彈防禦系統必須基於GPS。中國的北斗計劃不斷令西方世界感到緊張的原因也是用於軍事方面的可能性。美國國防部在去年制定的中國軍事力量分析報告中指出:“北斗系統最適合部隊、船舶和緩慢移動的運輸方式,能使領導層安全地收發命令。”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更加精確的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軍隊非常重要的資產。戰爭爆發時,敵人很難擾亂北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