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信息化戰場僅僅人與武器結合是不夠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2 09:56:14  



  記者:傳統的軍事研究歷來認為,在戰鬥力要素排位中,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而您在著作中,對戰鬥力要素進行了重新排位元,把信息排在了第一位,這是否會弱化人的作用? 

  葉征:我認為,強調人的作用不等於不能正視人在不同時代所發揮作用的變化,講人的因素第一也不等於任何時候人都要排到第一位。在這個文明的世界裏,人永遠是起主宰作用的。沒有人,所有的信息或是武器都沒有存在的意義,這難道不足以說明人的地位作用的不可動搖嗎?但我們是唯物主義者,在強調人的因素第一的同時,也要看到不同時代不同要素對戰爭影響的不同變化,從而因勢利導,順應潮流,按規律辦事。這樣不僅不會弱化人的作用,而且會有利於把人的因素發揮得更好。 

  記者:葉主任,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您在著作中提到的“新概念戰”? 

  葉征:我想你會提這個問題的,因為新概念戰的提法的確有些新鮮。現在,大家對新概念武器已經比較熟悉,但對新概念戰的提法可能還比較陌生。這裏所說的新概念戰,是指與傳統作戰行動殺傷機理和殺傷效果以及在作戰樣式、手段、方法等方面都大不相同的所有“另類”作戰行動的總和。也就是說,新概念戰是與傳統作戰行動相對而言的,是由於非傳統新概念武器的研製和使用而直接催生的作戰行動。它既活躍於“熱兵器”戰爭發展到信息化戰爭的高級階段之中,又將導致未來“熵兵器”戰爭初級階段新戰爭形態的誕生。 

  記者:信息化作戰離不開信息化武器,您在您的著作中提出資訊化作戰武器裝備的發展有內部嵌入式、綜合集成式、一步到位式、虛擬實踐式和借鑒引進式5種,我想請您簡要介紹一下世界上目前信息化作戰建設得比較先進的軍隊一般主要採用的是什麼方式? 

  葉征:這裏提出信息化作戰武器裝備發展的5種模式,主要是考慮到了戰爭形態發展的創新性和繼承性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了各國發展的不均衡性。這5種模式也適應於外軍。但由於先進國家軍隊的國力強一些,並且處於領頭羊的位置,因此借鑒引進可能不多,而更多地運用了內部嵌入、綜合集成、一步到位等方式,並且更為注重用虛擬實踐的方式來提高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 

  記者:您認為中國軍隊在信息化建設中應該主要採用什麼方式? 

  葉征:受綜合國力和觀念更新速度的局限,中國軍隊在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方面落後于世界先進國家軍隊一些,但近幾年發展速度在逐步加快。因為我們有後發優勢,可以有選擇地跨越式發展。同時,我國的綜合國力也在快速提升過程中。武器裝備發展的5種模式我們應該有機結合起來,有重點、有計劃地發展。能一步到位的就不該繞圈子,一步到不了位的,就在內部嵌入、綜合集成等方面下工夫。同時應加強借鑒引進,不搞閉門造車,並加大虛擬實踐的力度,以加快我軍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發展步伐。 

  記者:人們普遍認為應該在“打仗中學習打仗”,而您在著作中提到,信息化作戰也應該像搞科研一樣建立實驗室。在實驗室中研究出來的作戰方式能指導真正的戰爭嗎? 

  葉征:信息化戰爭屬於技術密集型戰爭,組織結構和作戰行動都極其複雜,因此世界各國軍隊都格外強調最大限度地利用模擬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和戰前的作戰實驗,對作戰新思想、作戰計劃、作戰行動和作戰能力等的科學合理性進行模擬核對總和輔助決策。 

  可以說,是信息化戰爭開創了在實驗室設計戰爭,在試驗場驗證戰爭,最後在戰場上打贏戰爭的作戰準備與實施新模式。例如,近幾場局部戰爭中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有“被設計”的痕跡。 

  20世紀90年代,美軍通過對海灣戰爭的反思,制定並推行了新軍事變革的戰略計劃,確定了“提出理論——作戰實驗——實兵演練”的軍隊發展模式。即建立作戰實驗室,從實驗入手,先通過試驗,演示新概念,論證新思想與作戰理論,驗證新技術與程式,研究兵力在聯合作戰中的作用及運用原則,分析論證武器裝備作戰效能,提出信息化作戰對裝備的需求、發展方向和主要作戰性能指標等,再用這些實驗結論指導軍隊建設。 

  美軍的這一做法,開了信息化條件下建設和運用作戰實驗室之先河,對推進資訊化作戰與實踐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軍在這方面也在奮起直追,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佳音不斷傳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