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海軍“維蘭特”號航空母艦。(資料圖) |
印度媒體近日透露說,由於海外石油利益面臨越來越大的安全挑戰,印度政府正在考慮向海外派遣海軍。
印度《金融快報》2日載文說,隨著印度海外石油利益越來越大,政府正考慮派遣海軍去海外保護石油利益,尤其是印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海外投資油氣開發的地方。印度官方認為,印度戰艦在它國領海12海裏外巡邏是合法的。
印要保護本國石油公司
目前,印度經濟所需石油的76%來自進口,是世界第六大石油消費國,海外石油的開採和安全已成為印度政府發展經濟的一塊心病。印度外長慕克吉近日明確表示,海上外交已成為印度外交政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海上利益已遠遠超過原來的範圍。
印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是世界有名的石油開採企業,它正在世界能源豐富的地區投資,範圍覆蓋全世界14個國家,擁有24個油氣資源區,包括俄羅斯遠東的薩哈林群島、非洲的蘇丹、尼日利亞和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地。該公司最近在越南、古巴和尼日利亞相繼獲得開採權,海外石油開採規模正進一步擴大。
英國《金融時報》2006年1月報導說,作為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中國和印度均面臨能源短缺的問題。其中,中國從2005年開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
海外護油已有先例
慕克吉認為,它國戰艦在另外一個國家領海12海裏外活動是合法的。如果需要,印海軍戰艦可在它國12海裏領海附近行駛,以確保印度海外油氣利益。根據1994年11月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瀕海國可以擁有12海裏領海、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和最多達350海裏的大陸架。
目前,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海外石油利益正面臨許多不安全的因素:政治不穩、經濟動盪、恐怖事件和軍事衝突等。在尼日利亞,中國和印度的石油工人今年相繼遭綁架劫持。此外,亞洲的馬六甲海峽和非洲索馬里海域等水域海盜經常出沒,嚴重影響石油的海上運輸。其中,馬六甲海峽全長不到1000公里,最窄處不到600米,但世界石油運輸一半左右經過這裏,被稱為“世界經濟生命線”,但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幾十起海盜事件,嚴重影響石油運輸的安全。
印度外長慕克吉透露,印度已與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和日本進行接觸,討論嚴峻的海上挑戰問題。最近,印度與泰國和印尼就三國海軍加強馬六甲海峽北部聯合巡邏問題達成了協定。
其實,世界一些國家海軍進行海外護油早有先例。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1984年3月,伊拉克對購買伊朗石油的國際油輪展開封鎖戰。在不到一年時間裏,伊拉克襲擊了70多艘外國油輪,伊朗石油出口減少一半。於是伊朗開始報復,整個海灣石油戰升級。在海灣一些國家強烈要求下,蘇聯首先派出戰艦為油輪護航。隨後,美軍在波斯灣展開護航行動。美蘇戰艦護油行動有效遏制了海灣地區石油戰升級。
印度有遠洋護油能力嗎? 印度擁有航母艦隊
目前,印度海軍擁有很強的海外護油能力。航母打擊群應是印度海外護油的最重要海上力量,印度現有一艘輕型航母(“維拉特”號)。該航母如果停泊非洲大陸沿海地區,艦載機可以對沿岸地區幾百公里範圍內的目標施加壓力。預計在未來10年裏,印海軍將新增加2艘先進的新型航母。印軍航母一旦出航,可以配備其他戰艦,形成航母作戰群。目前,印海軍擁有10多艘極為先進的導彈驅逐艦、10多艘導彈護衛艦和20艘潛艇。
在空中力量方面,印度海軍擁有由8架圖-142飛機組成的海上巡邏機。圖-142可在空中連續飛16個小時,航程達1.2萬多公里,是印軍飛得最遠的作戰飛機,也是印度洋所有沿岸國家飛得最遠的作戰飛機。該型機還可進行空中加油,能對整個印度洋以及非洲東部沿岸地區進行軍事偵察。該型機載彈量多達20噸,猶如一架遠程轟炸機,足以對大型海上目標展開猛烈攻擊。
近年來,美國曾多次提出向印度出售P-3海上遠程巡邏機。P-3可以攜帶9噸武器,航程達8000公里左右,能夠對大範圍內的海上目標進行空中偵察和打擊。一旦印度海軍購買P-3,將極大提高印度的空中遠程偵察能力。
長期執行海外任務難
然而印度海軍如果進行海外護油,也將面臨一系列難題。首先,印度海軍目前戰艦全是常規動力,主要在印度洋巡遊,難以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等遙遠的海域進行活動。印度海軍在海外沒有基地,難以為海外長期執行任務的戰艦提供補給。
其次,印軍戰艦雖然可以在它國領海12海裏外巡邏,但如此近的距離很可能引起它國反感,有“炮艦外交”之嫌。因此,印度將來即使派戰艦海外護油,很可能是針對非洲等地區一些小國動亂而採取的臨時措施。另外,如果海灣等個別地區發生軍事衝突或戰爭影響印度石油利益,馬六甲海峽之類的戰略咽喉之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等,印度也可能派出戰艦進行護航。
近年來,印度正試圖通過與它國海軍合作的方式,擴大自己在其他地區的海上影響。慕克吉說,每年大約10億噸石油從西亞通過靠近印度海岸的印度洋國際運輸通道運走,其中的絕大部分是運往美國、中國和日本。因此,印度希望其他國家與印度海軍合作,協助維護印度的海外石油利益。
美國動用軍隊護油
通過軍事手段保證石油的穩定供應,幾乎是美國歷屆政府都秉持的政策,尤其是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達到了極致。從歷史上來看,這項政策主要用於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地區——波斯灣。但近年來,隨著美國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美國把軍事化能源政策擴大到了其他主要產油地區,包括里海盆地、非洲和拉美等。
墨西哥《千年報》曾在一篇《石油名單》的文章中披露,美國除了推出“流氓國家”名單外,還有一份25個“不穩定國家”名單。委內瑞拉、秘魯、玻利維亞、尼日利亞、蘇丹等重要產油國都在“不穩定國家”名單上,美國可能會對這些產油國進行軍事干預。
美國主要採取動用軍隊保護海外石油設施和海上運輸線的方法,來保證能源“生命線”的安全。美軍不僅派兵保護伊拉克、沙特、哥倫比亞和格魯吉亞的石油管道和煉油廠,並監督當地軍隊執行保護任務。同時,美國海軍負責巡邏波斯灣、阿拉伯海、南中國海以及前往美國及其盟國的油輪所經過的其他海上運輸路線。
美國如果對某個“不穩定國家”實施干預,其軍事行動是多層次並逐步升級的。在初始階段,美軍一般會在目標國周邊展開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以示警告;隨著局勢的升級,可能會採取建立禁飛區、陸海禁運區在內的手段,阻塞目標國石油的對外輸送管道,給該國政府造成巨大壓力,並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促使政府自動倒臺;同時,美國情報機構加強在目標國內的滲透,扶植反對派和代理人,通過其國內力量實現政權更迭;如以上措施均不能達成目標,美國最後只有採取武裝入侵的手段,顛覆目標國現政權,建立親美的政府。(來源:國際線上-世界新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