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上午,中方最後一批6架伊爾-76抵達沙戈爾機場。 |
|
中國參演部隊作風嚴謹。 |
7月3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中國空軍在這里創造曆史
新疆馬蘭機場。
8點20分,伊爾-76大型運輸機從停機坪開始緩緩滑出,巨大的身軀由白、藍、綠構成圖案,尾翼上畫著五星紅旗,旁書4個大字——“中國空軍”。卷起巨大的烟霧像龍卷風一樣,在機身後升騰。
飛機經過塔台時,在座10位身著迷彩服、空軍軍服,佩戴陸軍、空軍軍銜的將軍全體起立,向飛機敬禮。
戰機飛向遠方時,送行的一位空軍首長臉上頓時閃現出掩飾不住的笑容。直到戰機漸行漸遠、像一片銀色融入藍天時,他依然專注地望著遠方,一動不動。他一只手似乎有些僵硬地拿起濕毛巾擦嘴。我在想,這位將軍的心中會是怎樣的感受。
曾幾何時,中國空軍走不出去,我們的天空充滿著列强的戰機的喧囂聲;而今天,在此時此刻,我們自己的飛機飛出去了,中國空軍的翅膀硬朗起來了,帶著祖國人民的重托去异國的天空執行反恐維和演習任務。
其實今天飛機是提前起飛了。“執行任務趕早不趕晚。”昨天在新疆昌吉,空軍運輸分群指揮員鄭元林告訴我,天氣由他們自己來把關,他們給導演部陳述的理由是“與國際航空業接軌”,其實他心里最清楚,這是爲了更好地快速地充分地完成任務。
7月27日先遣組飛行。氣象台預報航綫上有多塊濃積雲,但他們堅持要飛,因爲“看雲圖的氣象資料可飛”。難道飛行員比氣象員還能更准確地預報天氣?
飛行員相信自己的感覺。此前幾天的夜航,氣象台報航路上(大約500公里之外)天氣不好,建議在本場周圍轉圈。“不管它,飛出去!”鄭元林接到預報後决定。
那天飛機在航路上的確很顛簸。一下飛機,他就高興地說個不停:“看看,氣象台報得不够准確吧。”自信從何而來?他說:“一是飛行員就是雲之子,相信自己對天氣的感覺;二是現有的氣象預報手段和條件難以准確預報千里之外的氣象條件;三是機載雷達也有能力當遇有不良天氣時繞飛或返回。”
今天一起飛,直到8月3日(8月2日休息一天),他們每天往返數千公里(單航程2700公里),空中飛行9小時。“我原想不休息,這是大强度連續飛行,還得喘口氣。”鄭元林說。他們以前單程或單機出國的强度、時間都超過這次,每年進藏飛行連續飛16天。
10分鐘後,又一架戰機滑出,發出巨大的轟鳴聲,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因爲今天,中國空軍在這里創造曆史!中國戰鷹遠程戰略投送能力實現新跨越,真正向攻防兼備的新型人民空軍邁進一大步。
戰略投送能力是什麽?照作戰術語解釋,遠程投送能力是顯示一個國家軍事戰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海上投送和空中投送兩個方面來體現。戰略空運能力對于未來戰時迅速反應、快速應對危機、控制戰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和俄羅斯等軍事强國都非常重視戰略空運能力,普遍擁有强大的戰略空運力量。例如,現在美軍每次發動戰爭,它的大型運輸機一動,世界就知道戰爭開始了。
每架戰機滑過塔台,這位空軍首長都會立即帶頭起立。8月1日才換新軍裝,今天他讓工作組的人員全部換上了新軍裝!
在視察空降兵部隊登機時,鳳凰衛視記者問這位空軍首長:“當部隊凱旋之時,你還會來迎接嗎?”他回答:“如果工作安排得開,我一定來!”
戰機很順利地飛到了巴爾瑙爾機場,途中一點顛簸也沒有,俯瞰俄新西伯利亞大平原就像一幅艶麗的油畫。此刻我想,俄羅斯出了那麽多油畫大師,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在大飛機上等著起飛。16點30分,鄭元林的飛機已經返航。從上空飛過看到我們,他給空軍運輸分群帶隊長機機長胡紀峰用海事衛星打了個電話,說雲底高八九千米,天氣情况複雜。沙戈爾機場在烏拉爾山脉包圍中,周圍的湖泊又多,經常有對流雲(濃積雲)。
飛機一直在待命。到20點,對講機傳來通知,確定不走了。送行的空軍首長因爲這件事改變行程一直待在昌吉沒走,幷指示前方:“一不要著急,二不行就住一晚,三不要夜航。”
協調100多號人在陌生的地域吃住,想起來都是件讓人頭疼的事,可他們很快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