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事件已過去六年,當年事件受害者的照片被陳列在紐約世貿大厦附近,無聲地提醒著人們,傷痛已經6年了。 |
中評社香港9月12日電/炸毀的大樓可以很快重建,但是對被襲擊的恐怖記憶和心靈之痛却可能延續幾代人。
國際先驅導報發自洛杉磯報道,“9·11”事件已經過去六年了,美國人的生活歸于平靜。但由于反恐措施的强化,一些變化正悄悄地改變著普通人的生活和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登天”之難
對于賈什·範德林來說,“9·11”以後,“上青天”成了一件難事。
50多歲的賈什·範德林是洛杉磯一家金融公司的高級經理,因爲工作需要經常在美國各大城市之間飛來飛去。他對《國際先驅導報》說,“9·11”事件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表現在航空旅行上。“由于機場加强了安檢,現在我每次坐飛機出行大約要比‘9·11’以前在機場多花至少一個小時。安檢人員要求我把衣服口袋里的所有物品都取出,甚至脫下鞋子檢查。”
機場加强安保措施後,延長了安檢時間,特別是在航班高峰期,每個安檢口總是會排起長隊。不過範德林對機場的這種做法幷不反感。“這是保證安全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有嚴密的安全檢查才能使恐怖分子沒有可乘之機。”
記者在乘坐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時,也曾被“刁難”過。安檢處的工作人員一邊說著“sorry”一邊微笑著打開記者隨身携帶的電腦包,而且翻來覆去檢查好幾遍,甚至還把顯示屏打開了。“能藏在哪兒?能發現什麽呢?”對于記者的問題,檢查人員只是一笑,有些深沉地回答:“這個,不能告訴你。”
安全之憂
範德林的辦公室位于洛杉磯市中心金融區的一幢高樓中。當地媒體披露說,“基地”組織曾計劃把洛杉磯第一高樓美國銀行大樓作爲攻擊目標,甚至制定了用飛機撞擊大樓的方案,聯邦調查局和洛杉磯警方因此如臨大敵,加强了對市內高層建築的安全防範。
“我妻子擔心我工作場所的安全。”範德林告訴記者。不過他本人對此幷不爲然。“當年的‘9·11’恐怖襲擊是在美國沒有防備的情况下發生的。而現在‘基地’組織正在被美國圍剿,他們怎麽還有能力對美國發動大規模的襲擊呢?”
的確,“9·11”事件後美國各地的聯邦機構、政府大樓和法院等都加强了保安措施,來訪者需要經過嚴密的安檢程序方可進入,不少重要機構還要求有內部人員的陪同才能入內,這也給經常前往這些部門采訪的記者帶來了不便。
洛杉磯一家地方報紙的女記者雷切爾·尤拉加專門從事司法報道。“在‘9·11’以前我去聯邦調查局大樓、洛杉磯警察局及高等法院等部門采訪時還可以進到官員的辦公室,而現在這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盡管保安人員和我都很熟,但每次去采訪仍要按章辦事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
心靈之痛
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政府在“9·11”事件發生後出台了《愛國者法案》,賦予執法人員在獲取公民隱私和截獲個人通信方面更大的權力。而這也成爲影響美國人日常生活一項的重要法律。此外,布什政府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賦予國家安全局秘密監聽美國人與海外電話通信的權力,這些做法在美國國內引起極大爭議,民權活動者指責這是布什政府借國家安全和反恐名義對公民憲法權利的踐踏。
不過在加州一所小學任教的麗蓮·托普蘭却不把這放在心上。“我不擔心政府調查人員是不是在關注我在圖書館查閱的資料或是與朋友在電話中的談話內容。”
但是,有一件事却讓托普蘭很頭疼,那就是如何在每年的9月11日給自己的學生解釋當年的恐怖襲擊。“我們一直認爲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最自由的國家,全世界的人都在向往美國。可是‘9·11’事件却讓我們發現世界上竟還有人要以這麽絕望的方式攻擊美國。”
托普蘭告訴記者,她的父親是越戰老兵,幼年曾經曆過 “珍珠港事件”,“父親對我說,‘9·11’事件給他心靈的震撼遠遠超過了當年的‘珍珠港事件’,因爲這是美國人在本土第一次遭到敵人的襲擊。”
炸毀的大樓可以很快重建,但是對被襲擊的恐怖記憶和心靈之痛却可能延續幾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