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程艦空導彈發展
如前所述,遠程艦空導彈在現代海戰中,受制于各方面因素,難以發揮其遠程攔截能力對來襲的反艦導彈進行早期攔截。因此,擁有較强低空目標打擊能力的中程艦空導彈成爲反艦導彈早期攔截的主力。從馬島海戰中英軍的艦隊防空作戰來看,中近程艦空導彈承擔了大部分的防空務。除了“海鷂”艦載戰鬥機擊落的24架阿軍軍機以外,阿軍損失的117架飛機中大部分都是由英軍艦隊中的“海標槍”、“海猫”等中近程防空導彈擊落的。究其原因,一是英國艦隊只有在阿軍軍機接近到30千米內時,才能發現來襲敵機幷組織攔截。在這個距離內中近程艦空導彈作戰效能高。
二是阿軍遠程打擊力量的不足。阿軍戰前向法國訂購的“飛魚”反艦導彈只交付了很少的一小部分。而阿軍自身沒有生産遠程反艦導彈的能力。致使阿軍在反艦導彈告罄時。不得不采用抵近投擲普通炸彈的反艦方式,給了英軍艦空導彈大量的殺傷機會。馬島戰爭中中近程艦空導彈雖然取得了大量的戰果,但是這些戰果都是近距離上對攻擊機的成功攔截,而對阿軍發射的“飛魚”反艦導彈,英軍先進的防空系統却沒能攔截成功一枚。這突顯了傳統艦空導彈攔截反艦導彈能力的缺失。從世界現役的艦空導彈來看,中程艦空導彈相對于遠程艦空導彈有較强的低空打擊能力,最低射界一般在十幾米。但相對于現代反艦導彈5米級的突防高度來講,仍顯不足。限制艦空導彈低空打擊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反艦導彈掠海飛行時艦載雷達系統難以及時發現,發現後受海面反射雜波影響,制導精度大幅度降低。
二是海面面積大,反射的雷達波能量大,艦空導彈導引頭要在强大的反射雜波中提取目標信號,難度很大。
三是反艦導彈只有幾米的巡航高度,艦空導彈接近目標的同時也接近海面,容易造成引信誤炸,無法摧毀目標。世界各國在馬島海戰後均加强了中近程艦空導彈的低空打擊能力,與前三點相對應,新的中程艦空導彈通過開發新的雷達、導引頭和引信技術,加强超低空攔截能力。如法國新一代“紫菀-15”中程艦空導彈,火控系統采用“阿拉貝爾”雷達,這種雷達是一種三坐標雷達,工作頻率8~13馬赫,作用距離100千米,對雷達反射截面積0.5平方米的導彈的探測距離爲50千米,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爲1D0千米,最多能跟踪100個目標,同時制導10~16枚導彈。由于配備了精密的反電子幹擾設備及采用頻率捷變、脉沖壓縮等技術,該雷達具有很强的抗幹擾能力和超低空探測能力。“紫菀--15”導彈的導引頭由“米卡”空空導彈的AD4A導引頭改進而威的主動式導引頭,由法國達索電子公司和阿萊尼亞公司聯合研制。導引頭雷達爲Ku波段主動式脉沖多普勒型,裝有高功率發射機,具有較强的抗幹擾跟踪能力和可編程能力。先進的導引頭使導彈可以以最佳的比例導航路綫來接近目標,從而獲得較大的射程和較强的超低空打擊能力。戰鬥部采用直接碰撞殺傷,解决了引信誤炸問題。同時,先進的引信技術使導彈在碰撞過程中錯過目標後,可以用傳統的近炸方式引爆戰鬥部進行殺傷。
我軍新近建造的054A型護衛艦,據傳裝備了類似于俄羅斯SA-N-12的中程艦空導彈。SA-N一12中程艦空導彈擁有較强的防空能力,對飛機有48千米的最大射程,對反艦導彈擁有1 5千米最大攔截距離。導彈采用脉沖多普勒模式的半主動導引頭,同時飛行過程中采用弧形彈道,可以避免海面反射雜波和鏡象作用的幹擾,對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有較强的打擊能力。054A護衛艦上裝備了與之類似的中程艦空導彈,采用新型垂直發射系統,有較强的多目標的打擊能力,可以應對一定程度的“飽和攻擊”。新型垂直發射的中程艦空導彈的裝備。使054A護衛艦擁有强大的攔截反艦導彈的能力,將作爲我軍未來艦隊內層防禦的中堅力量,爲整個艦隊提供中程防空掩護。同時我們必須看到。054A護衛艦不到4000噸的排水量和只有32枚的載彈量,難以滿足未來遠洋作戰的需要。因此,建造新一代携帶中程艦空導彈的大型驅逐艦是我軍遠洋艦隊防空力量建設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