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制作的中國未來航母戰鬥群想像圖。 |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香港《文匯報》11月27日刊載何亮亮撰寫的文章指出,中國發展航母,有需要,也有可能。世界進入新的動蕩時期,索馬裡猖獗的海盜正說明強大海軍對中國的重要性。中國建造航空母艦,各方面的條件與國際環境均已具備;中國航母出現在自己的海域,應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期待這一日的來臨。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少將16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中國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世界不應對此感到意外,但中國將僅把這種軍艦用於近海防禦。此說一出,立即引來各方的關注,西方媒體紛紛轉載評論。駐日美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18日就此評論說,中國確保海上通道對美中雙方的利益均生死攸關。中國和美國一樣都希望維護國家利益,這一點可以理解。
中國軍方的這一說法,雖然不是有關建造中國航母的正式聲明──事實上也無須聲明──卻是一種輿論導向,表明中國的立場,讓國際社會熟悉與接受這一事實。
有關中國建造航母的消息和推測,一直沒有中斷過,中國退休的海軍高檔將領的回憶錄(劉華清)或傳記(蕭勁光)中都透露過相關信息,現役將領在回答海外記者提問時也都作過明確的答覆。
其實,中國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艦并且建立相應的基地與艦隊,是需要與可能取得平衡的問題,現在這種平衡已經出現。
中國作為世界主要大國,沒有自己的航空母艦是不正常的,是中國軍事落後的一個方面。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唯獨中國沒有航空母艦。
中國當然需要航空母艦,就如中國需要核武器、需要洲際導彈、需要發展自己的太空事業。這是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的必須的裝備,不是“面子”,而是保護自己的國家安全、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必須的利器。
中國是大陸國家,也是海洋國家,但是長期的農業社會阻礙了中國官方對海洋權益的重視與保護,明朝未能利用鄭和下西洋形成的機遇,即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教訓。近代外國對中國的侵略大都來自海上,中國的被封鎖也首先是在海上。美國第七艦隊在1950年入駐台灣海峽,從軍事上分隔中國大陸與台灣;中國在東海、南海的權益屢受侵占,皆因中國無足够強大的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