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華盛頓哈德森研究院歐亞政策中心主任塞諾.巴倫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美國要與中國“分享”中亞利益。文章稱,美國在中亞的政策目標是:支持國家主權和獨立,並促進安全、能源和內部改革方面的合作。雖然承認該地區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但美國政府拒絕將中亞定義為(像俄羅斯最近宣稱的那樣)某個“特殊影響力範圍”。
文章還稱:“鑒於中國與西方在反恐、防止武器擴散,以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毒品交易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中國日益被視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中美兩國在巴基斯坦可能開展的安全合作,也將減少巴基斯坦對印度的擔憂,並增加合作打擊伊斯蘭武裝分子的可能。”
“9.11”事件對中亞地區政治版圖的衝擊是深刻而深遠的。而被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稱為俄版“9.11”事件的“8.8”南奧塞梯事件,也正在為外高加索和中亞局勢帶來新的變化。
儘管美國大兵已進駐中亞且大有長期安營扎寨之勢,儘管普京曾經同意美國大兵進入中亞,但俄在南奧塞梯事件中的“超強硬表現”,明確地亮出了自己的戰略紅線。儘管歐盟、北約等國際組織正在尋找新的切入點借機進入中亞,儘管像土耳其、伊朗這樣的地區大國也在千方百計地擴大自己在中亞的影響,但是,身處大博弈舞台中心的中亞國家,卻實行著務實多元的外交,在各大國之間巧妙周旋,以為本國謀取更大的利益。
12月10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公開表示:“俄並不想主導原蘇聯國家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同時也理解美國和歐盟在這一地區的合法利益,但美國和歐盟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必須通過合法途徑,而且要透明。”他強調,如果是在背後進行干預,那麼問題將會更加複雜和產生危機,必須尊重獨聯體國家人民的選擇,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其實,無論中亞的局勢如何變化,過去那種某一個國家在中亞“單獨主導”的局面已一去不複返了。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中亞的大門是敞開著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單獨在中亞“呼風喚雨、為所欲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