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評選活動,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落下帷幕,但一篇有關該委員會幾位評委涉嫌受賄的消息,卻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青年參考引述英國《衛報》12月19日報道,一名瑞典檢察官18日說,有幾位諾貝爾獎評委曾接受中國邀請,並在中方為其訪問期間的所有費用“買單”的情況下,到中國訪問並討論諾貝爾獎事宜。目前這些評委正因涉嫌“受賄”而接受調查。
反貪檢察官尼爾斯.埃里克.舒爾茨表示,這幾位諾獎評委曾分別於2006年和2008年兩次到訪中國,不過他們這兩次中國之行是否曾對評審委員會的決定產生影響,目前還在調查。對於這些評委的名字,舒爾茨拒絕透露。
事實上,這次調查源於瑞典電台的一則新聞報道。報道中說,來自醫學、化學和物理學委員會的三名評委曾應邀前往中國,就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和相關獲獎條件進行解釋說明。報道特別指出,他們訪問期間的所有開銷,包括飛機票、住宿和餐飲,全部都由中方負擔。如果他們被證明有罪,這三名評委將面臨罰款或者兩年的牢獄之災。
曾頒發過諾貝爾化學、物理學和經濟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承認,這兩次中國之行是不合適的,“我們應該非常謹慎,不要把諾貝爾獎委員會置於被質疑的境地。”在今年的諾貝爾獲獎名單上,分別有5個歐洲人、4個美國人和3個日本人。
不過,由於中國歷來有好客傳統,也有分析認為,瑞典檢察部門過於敏感,因為中國並沒有從評獎中獲利。而諾貝爾獎評委在中國的訪問,都是公開進行的。也有報道說,2002年,8名諾貝爾獎評委曾在日本政府資助下訪問了日本。
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評審委員貝蒂爾.弗雷德霍爾姆在訪問中國時指出,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更好地配置在科學研究中,是世界各國都在考慮的問題。但在很多國家,人們常常更關注與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學科,而忽略基礎科學研究。他還說: “基礎科學研究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源泉,許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各國應積極發展高等教育體系的基礎科學研究,發掘善於研究的青年人才,培養青年求學好問的精神,使他們不斷在前人的成果和結論中有新發現。 ”這些評委只是在為中國的科學發展提供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