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的中央圖書館 |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日本《東方時報》報道,眼下中國人來日本留學要比前幾年容易得多,入管局放鬆對在留資格的審查,近半數的私立大學招生達不到定編,嚴重缺少生源。面對寬鬆的留學環境,如何選擇學校卻成為新課題,許多人採取現實的做法,選擇同國家資格掛鈎、容易就職的專業,不再緊盯名校。
最近幾年,日本的高等教育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大學越來越多,考生卻越來越少。據文部科學省統計,1992年是高考的高峰期,有122萬考生,2008年降到75萬人,減少了約60%。新生定編66萬名,幾乎同1992年沒有大的變化,而1992年日本四年制的大學才524所,2008年卻增加到756所,其中私立大學563所。
1992年新生定編同大學、短期大學考生總數之間的錄取率為64.7%,2008年擴大到88%,增加了20多個百分點。由於考生總數接近於新生定編,使得日本的高考競爭不再激烈,除了都市裡的國立、公立大學和私立名校實質倍率在3倍以上,如首都圈的國公立大學在3.4以上,私立大學在3.1左右,地方大學、普通私立大學在3倍以下,競爭力越來越緩和。高考競爭除了易難度的差別以外,還存在著地方的差別,北海道、四國地區在2.0以下,最低的僅1.5左右,有半數的私立大學新生達不到定編數。地方大學、沒有人氣的大學很難確保生源。
因此,不管是國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為了確保生源,紛紛降低條件,擴大規模,積極展開留學生爭奪戰,特別是瞄准中國學生。現在,留學生報考都市的國公立大學、著名私立大學有難度外,其它大學都比較容易,特別是地方私立大學,只要報名就錄取。從廣義上說,留學生基本上都能進大學,問題是選擇什麼樣的大學。不過,儘管留學環境越來越寬鬆,但中國留學生的留學意識卻發生很大的變化,留學目的越來越現實,選擇會計、福祉、藥學等同國家資格掛鈎、就職容易專業的人越來越多,而選擇經濟、經營、商學等原來人氣專業的明顯減少,特別是不再緊盯名校。
許多中國留學生說:“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就職的方便,什麼樣的專業容易就職就選什麼樣的專業,大學有沒有名氣並不重要。拿一張名校的畢業文憑,在日本就不上職,回中國就不了業,圖這樣的虛名有什麼用。”
今年4月入學的一名留學生告訴記者,她從日本語學校畢業後,收到東京兩所大學的入學通知,一所是經營專業,學校離家比較近,另一所是會計專業,學校離家很遠。她選擇了後者。
她說:“學會計可以考稅理士國家資格,有了資格不但在日本就職方便,就是回中國找工作也容易,工資還比其他人高。學經營不是不好,問題是企業是招收員工,要的是能幹具體的工作,而不是招收中高層管理者,學高深的經營理論沒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