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博大的課堂
4月20日,韓國“獨島”號運輸登陸艦抵達青島港,讓中國海軍官兵眼前一亮——
靠碼頭,這艘軍艦沒有碰墊、沒有舷梯,艦體中段好像“大魚開膛”訇然開啟,伸出兩扇折叠的液壓鋼板,如工程兵的舟橋一般輕輕搭在碼頭上。韓國海軍將領和官兵踩著這座“舟橋”,輕鬆自如,魚貫而出……
掐表一算,“獨島”號靠碼頭和人員下艦的速度,遠遠快於普通的軍艦。海軍裝備專家告訴記者:這樣的側舷開艙設計,對於登陸運輸艦堪稱獨具優勢,具有很大的實戰應用價值。由此看,韓國海軍的裝備設計理念很新,韓國的造船工業水平很高。
這幕場景,只是此次多國海軍活動中的一個小小的剪影。幾天來,中國海軍官兵每天都能從來訪外艦上看到亮點、受到啟發。
記者發現,與過去相比,人民海軍官兵觀摩外艦的視角發生了很大變化。來訪的墨西哥“誇烏特莫克”風帆訓練艦,反映了南美國家海軍的一個傳統特色——海軍初級軍官要從帆船水手當起,每天學習爬桅杆、升風帆、打繩結……
1993年,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研究生蘇銀榮登上智利海軍“埃斯梅拉達”號風帆訓練艦航行訓練,歷時156天,成為第一名環球遠航的人民海軍軍官。印度洋上,大浪如山,該艦以5節航速向前蠕動,艦體搖擺超過30度。船艙裡,茶杯從桌面騰空而飛,撞在艙壁上砸得粉碎。80多名實習學員,一個個從鋪上摔下來,有的折斷了胳臂……
當時,聽到蘇銀榮講述這段經歷,不少戰友感到困惑:“古老的風帆艦怎能訓練現代海軍?”如今,當“誇烏特莫克”號風帆訓練艦出現在青島港,中國海軍軍人對它充滿敬意。一位年輕海軍軍官告訴記者:“當海軍,首先要直面海龍王,闖過海上生活這一關。初級訓練艦,就是要艱苦、簡陋甚至是原始;戰鬥艦,反而要先進、方便、舒適。”
腳走多遠,思想才能走多遠;目光有多寬廣,胸懷才能有多博大。北海艦隊司令員田中對記者說:“中外海軍日益頻繁的雙向交流,影響和塑造了人民海軍整整一代人,甚至深深影響了人民海軍的建設走向,這絕不是誇張的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的古訓,從陸地的車轍延伸到海上的航跡。改革開放以來,中外海軍你來我往,用和平的手臂搭建博大的課堂。翻閱中國海軍近20年訓練史,訓練中心的建立、全訓合格艦長的考核、訓考分離機制、士官長的出現、海上方面作戰長的設立……許許多多的改革舉措都是借鑒外軍。
近年來,中國海軍學習外軍先進經驗,已經從靜態的觀摩走向並肩的演練、合作的切磋,海上課堂空前遼闊——
首次與東南亞海軍海上聯合演習、中法海軍首次海上直升機互降演練、首次與俄羅斯海軍聯合舉行戰略性戰役演習、首次在境外與外國海軍進行演習、首次與美國海軍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首次與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孟加拉國、土耳其等國舉行多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第一次在海外演習中真正使用武器……
大海,像一個巨大的淬火池。在中外雙邊、多邊聯演的大舞台上,中國海軍在“拿來”中進步、在切磋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