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有核武器的國家增多,那麼嚴格說來對國際安全穩定是不利的,也不可能帶來更多的安全助益。我們可以想象,人們常年生活在核武器威脅的陰影之下,人均背負著2000多公斤重的TNT爆炸當量,世界完全處在一個諾大的近似封閉的“核火藥桶”之中,怎麼可能有國際安全穩定可言?
記者:據我了解,理論界對世界核格局有諸多觀點。
武天富:是的,現在理論界對世界核格局有“單極”、“雙極”、“多極”和“無極”等形象化描述,有人提出“單極最危險”、“兩級更可怕”、“多極可制衡”的理論和觀點。針對目前世界上某些大國製造的諸多不公平現象,不少人主張應通過多極化加以制衡。
“多極化”作為一項戰略領域內的新事物,必然是有利也有弊。我們需要怎樣的“多極化”?“多極”究竟應多到幾極?具備何種資質條件才能稱得上“極”?多極化是否國際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單極”、“雙極”相比表現出哪些不同的規律特征?多極怎樣制衡?這些問題,若不能正確分析和客觀解讀,就容易給那些謀求發展核武器的國家造成錯覺,產生誤導,成為拼命發展核武器的借口或理由。有核武器國家越多,國際關係就會越複雜,不但起不到“極”的制衡和固化作用,核領域的秩序還會越來越亂。
記者:那現在國際社會面臨的核局面是複雜的。
武天富:正是。在眾多的國際事務中,核領域內的事務無論如何都稱得上是最複雜、最困難、最危險的事務。冷戰時期的核事務主要是兩個核大國的事情,美蘇間圍繞核武器發展方面的競爭-限制-再競爭-再限制,構成了世界核事務關係的主流,因核而生的矛盾或問題幾乎皆出於此。
冷戰結束後,相對穩定的戰略制衡關係發生嚴重傾斜,尤其是蘇聯解體客觀上造成的核人才流失以及核技術、核材料的擴散,使得一些國家或社會集團(組織)乘虛而入,以各種名義加緊研製、生產甚至購買核武器材料,核門檻國家和潛在核國家不斷增多,據聯合國核能組織報告,預計到2020年,事實核國家將達到40多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