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多領域的造軍運動,很難完全被視為新德里軍事現代化的合理努力,因為它明顯超出了其正常的防衛需求。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正催發其勃勃的大國野心。新德里越來越難以滿足於偏安南亞次大陸之一隅,而是急切期望具有更強的軍事應對和投放能力,從而超越南亞,成為亞太區域乃至全球性大國角色,並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過去的一年,新德里的這種抱負受到了喜馬拉雅另一側民眾的冷嘲熱諷,而印度民眾則趁勢起勁地炒作“中國威脅論”。8月份中印邊界第13次談判前後,這種針鋒相對的口水戰達至頂峰。從指責中國在緬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修建港口從而構建對印南部的“珍珠項鏈”式包圍,到編造解放軍對北部爭議地區屢次軍事“入侵”的神話,應對“中國威脅”成為新德里擴張軍備的最大理由。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做了這樣的評論:“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印度仍然積極更新裝備,顯然不是為了對付陷入經濟政治雙重危機的巴基斯坦,而是為了防範快速發展的中國。”
亞太海權意識大覺醒?
2009年,亞太諸國特別是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在自身軍費預算占GDP比重與往年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不約而同投入重金,大力打造自己的海軍力量。
其中,“隱性殺手”潛艇備受各方青睞。越南甚至拿出年度國防預算的一半,去購買6艘俄羅斯造“基洛”級柴油潛艇。國防預算僅有32億美元的印尼,在2007年簽下兩艘“基洛”級潛艇後,2009年經過一番仔細篩選,再次向俄定下兩艘636潛艇的合同,價值7億美元。
與越南、印尼向俄國購買潛艇不同,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潛艇都是“歐洲造”。2009年6月,由瑞典考庫姆公司為新加坡海軍改造的兩艘潛艇中的第一艘——“射手”號下水,計劃在2010年底交付新加坡,以替換服役時間已超過30年的現役“挑戰者”級潛艇。另一海洋國家馬來西亞則在2009年9月舉行了首艘法制“鮋魚”級潛艇進駐儀式(另一艘也將於2010年3月抵馬列裝)。作為繼印尼、新加坡之後第三個擁有潛艇的東南亞國家,馬給予該潛艇非同一般的隆遇。不僅將儀式選在建軍節這一天,還以該國首任總理“阿卜杜勒.拉赫曼”之名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