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2005到2009年世界上進口主要常規武器最多的十個國家裡,僅亞洲就占據五席: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和巴基斯坦;另外,報告裡還提到說,2005到2009年,亞洲和大洋洲主要常規武器進口占全世界進口額的41%。在東南亞,馬來西亞軍備進口量爆增722%,新加坡增長146%,印度尼西亞增長84%。
文章表示,雖然這些發展未必意味著典型的“軍備競賽”——即為獲取優勢而啟動針鋒相對的軍備採購項目——但軍事分析家理查-畢勝格(Richard Bitzinger)在即將出版在《當代東南亞》雜誌中的文章表示,至少在東南亞,此類軍備進口已不“僅僅是現代化”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潛在地區衝突的性質和特征。
文章指出,這說明在冷戰環境下長大的亞洲決策者並沒有完全忘記往日的老對手和仇恨。這凸顯了區域結構建設存在問題的另外一個原因:高級決策者持續擁有決策權,同時當地缺乏新生代戰略領導層。這不僅說明了當地流行陳舊的地區安全觀——因此構建超結構區域組織仍是當務之急——還說明當地軍事機構存在關聯性。
不過,在亞太國家不斷增強其投射能力之時,其長期以來努力進行“信任建設”便看起來虛偽至極。因為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在說愛你的同時,還買把槍以防雙方發生利益衝突。而且,在正常情況下,對爭議問題進行坦白公開討論才是雙方關係健康的表現。
文章指出,考慮到未來傳統同非傳統挑戰(能源安全、氣候變化或人道主義援助等)並存,所以多數尖端科技武器也許並派不上用場。因此,如果不首先處理這些潛在破壞穩定的發展,對新區域結構的任何探尋都將如同尋找傳說中的“聖杯”一樣希望渺茫。這樣一來,隱隱在現的“亞洲太平洋世紀”也就有可能會變成南柯一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