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日本《每日新聞》4月18日報道,本月10日,10艘中國艦艇南下穿越位於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海域,在外洋潛行的潛艇極其罕見地浮出了水面。防衛省也首次證實了這一情況的發生。艦艇在公海上航行並沒有違反國際法,但“10艘艦艇穿越中國作戰防衛線(第一島鏈)的做法卻史無前例”(海上自衛隊參謀本部官員語)。防衛省也倍感焦慮。日本在“家門口”見識了中國海軍力量的增強,因此也正在改變對中國的遏制姿態。日本防衛省幹部分析認為:“從最近中國軍隊的行動來看,已經到了不能持“觀望”態度的時刻了。中國出了一拳.如果日本反應遲鈍,中國會越打越凶。”
但是這種擔憂看起來是多餘的。日本以從未有過的速度快速作出了“反應”。13日上午,北澤俊美防衛相對記者表示:“正在詳細分析情況。將調查這種行為是否是有意為之,然後再考慮對策。”雖然表述比較慎重,但公布這消息是北澤防衛相自己所強烈希望的。其他的防衛省官員認為:“面對包括潛艇在內的10艘艦艇航行的事實,不可能置之不理。”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近海防禦戰略”,逐漸尋求擴大海軍的防禦範圍。其戰略目標是,2010年之前在第一島鏈(從九州到沖繩、台灣和婆羅洲島)內排除美軍的影響力,到2040年之前穿越第二島鏈(從伊豆到巴布亞島),削弱美軍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影響力。航母建造計劃也是遵循了該戰略。穿越日本領土之間的海域以及第一島鏈,是中國穩步實施該戰略的明證。另一位防衛省官員在評論時使用了這樣的表述:“感覺就像眾多人來到澀穀站前的十字路口這樣的(熱鬧)場所。”而對於此次行動,中國似乎也提前進行了通告。《解放軍報》8日報道稱,東海艦隊將在東海實施外洋聯合演練。
北澤防衛相3月26日乘坐自衛隊飛機首次訪問了距離台灣東岸100多公里的沖繩縣與那國島,表明了“該位置對於日本最西端的防禦非常重要”的認識。北澤防衛相此前為了不刺激中國,對在與那國島部署自衛隊持消極態度。雖然僅僅停留了一個小時,但北澤防衛相身邊人士認為“已經開始調整此前的方針了”。其背景也包括日美兩國在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的摩擦。駐沖繩美軍的一個職能就是維持對中國的遏制力。如同是配合普天間問題的亂局一樣。中國軍事活動越來越頻繁。北澤防衛相選擇由自己來宣布上述消息既是對中國的牽制,也是為了表明駐沖繩美軍駐留的必要性。
中國新軍事戰略的支柱是“三戰”,日本防衛省和台灣對此十分關注。這種軍事戰略的目標是不用軍事行動就可以處於優勢地位。這“三戰”分別是利用國際法和國內法獲取國際支持的“法律戰”、通過媒體羅列既成事實的“輿論戰”和瓦解敵人士氣的“心理戰”,有觀點稱艦艇南下也是“三戰”中的一環。
台灣自2008年誕生國民黨馬英九政權後,中台關係逐漸得到緩和,於是有很多人開始不疑沖繩的戰略意義。但日美中三國新的力量平衡現在將反映在南海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