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零5個月,得到了什麼?
局勢發展到現在,有一個問題可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那就是戰爭相關各方的得失究竟是什麼?
作為這場戰爭的主要參與者--伊拉克可以說是一個慘重的失敗者,儘管這場戰爭使得伊拉克趕走了一個"暴虐"的統治者,但並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安定與和平,也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發展的機會。上個世紀70年代,伊拉克是中東地區最強勢的國家之一,即使在兩伊戰爭期間,它的實力與地位依然不可小視。但如今,伊拉克連自己內部的安定都無法實現,伊拉克人民付出的是總數10萬的傷亡,經濟完全崩潰、被外來勢力控制,人民連一個正常的生存環境都無法獲得。從這個角度來講,伊拉克應該是這場戰爭最大的犧牲者。
再來看戰爭的另一方面--美國。美國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軍費開支,美軍死亡人數將近5000人,傷亡總數更是在這個數字的10倍左右。那麼,美國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究竟得到了什麼?有沒有達到目的?
這個回答顯然是否定的,有些西方媒體把美軍的此次撤軍稱為“體面的失敗”。現在看來,美國的所有戰略目的在這場戰爭中均未最終達成。因此,美軍也不能稱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美國應該從這場戰爭中吸取一個教訓,那就是:切勿輕言戰爭。發動戰爭或許很容易,但要想獲得完美的結果,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就像我們古代兵法裡講的那樣:“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輕言戰事,絕不是好事情。那麼,美國會不會吸取這個教訓,今後對軍事手段的運用有一個新的認識?恐怕回答依然是否定的。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軍並未把此次戰爭的“失敗”真正作為一個戰略層面的教訓去全面的吸取,相信在今後,美國依然會像以往一樣,運用它的軍隊去試圖達成它的一些“戰略目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或許獲得了另外一個“經驗”。在此之前,美國曾經獲得過“體面的勝利”,也獲得過“沒有任何體面的失敗”,但現在卻獲得了一個中間的結果--“體面的失敗”,這對美國處理今後的國際事務和戰爭不得不說是一個“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