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2010年,我們不能說地緣政治理論已經失效,但整個世界的格局已經大不相同。冷戰早已結束,世界經濟已經高度融合,世界局勢也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恐怖主義,都說明現在一些安全問題是地緣政治不好解釋的。過去那種通過武器出口來支援他國,圍堵或者牽制對手的做法,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是一個疑問。美國、俄羅斯、法國爭相出口武器到印度,說明對於主要大國來說,印度這個可以出售高技術武器又有較強財力同時軍火市場廣大的“金主”,實在是太寶貴了。正如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分析師亞歷克斯.內爾分析說,“現在是全球金融蕭條時期,而這種觸手即得的商業機會激發了美國和俄羅斯向印度出售軍火的興趣。”賣了武器就能套現,這對於嗷嗷待哺的軍火工業來說,可說是雪中送炭。對於現在的國際軍火市場,畢馬威這樣的商業管理咨詢公司可能比蘭德公司研究得還要深入。
出售印度大量武器,並不算是武裝印度。美國在冷戰後重新武裝西德和日本來對付前蘇聯,重點是扶持兩國的軍事工業。而現在印度的軍事工業和當初西德和日本難以相提並論。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印度還算不上工業國。而且已經有西方分析家指出,印度儘管採購金額看似龐大,但印度的效率往往使軍購的流程十分緩慢。就拿印度的戰鬥機項目來說,既有法國、美國、俄羅斯、瑞士等國四代機的爭奪,也有未來俄羅斯和印度的五代機的合作,還有印度試圖自行研發的五代機,近來還傳出F-35也要進入印度市場,項目的龐雜和混亂可謂嘆為觀止,這讓人質疑,印度是要打造強國空軍,還是要辦航空展覽。
《潛伏》裡的謝若林說過:嘴上都是主義,那心裡全是生意。大量先進武器進入印度,和向貴夫人推銷鑽戒到底有多大區別,這還真難說。
印度本身也不並願意為西方國家火中取栗。印度和日本的聯合,印度更看重日本的資金和生產技術,作為其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安置更多的勞動力。在美日聯盟的背景下,日本沒有實力更沒有魄力來和印度在軍事聯盟上走的更遠。至於美國,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本周一就暗示說,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印度期間不會與印度簽署任何有關軍事方面的協議。
看來印度高官要清醒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