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隨著十年一度的美國人口普查的結束,選區劃分已經日益被各地提上議事日程。本月4日,伊利諾伊州在華人團體的力推下,以67比46的票數,通過2011年伊州投票權法案,規定少數族裔的選區劃分可以有多種選擇。這個被當地華人稱為“華埠法案”的新法,在新的選區劃分中,將使原來被劃分歸屬於3個州參議員選區、4個州眾議員選區的華人居住區,有機會被整合為單一的選區。對此,美國《僑報》刊發評論指出,華人選區劃分應因地制宜。
原文摘錄如下:
選區劃分在美國選舉政治中是一件大事。選區劃的是美國的政治地圖,美國總統選舉初選和眾議員選舉,以及各州自己的議員選舉都在選區進行,因此劃分選區是一個大學問,具體劃成什麼形狀,往往由當時各黨派力量較量而成。歷史上因為選區劃分,曾有過很多政治趣聞。2003年德克薩斯州,52名民主黨議員因認為共和黨人操縱選區劃分而拒絕投票,並躲避共和黨州長擬動用警方的“邀請”,連夜逃到俄克拉何馬州“避難”,該事件當時曾轟動全美。
有意操縱選區劃分的手法,在美國早已有之。1812年,馬薩諸塞州州長傑裡簽署一項法令,在該州實行不規則劃分選區,劃出的選區有的像蜥蜴的尾巴,應運而生的是“gerrymandering(傑裡蜥蜴)”這個名詞,專指不公正地操縱選區劃分。
通常劃分選區的辦法有幾種,將一群人劃分在一起,叫做“packing”,例如將某個族裔劃在一起,這樣可以保證少數群體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這種做法也有可能使少數族裔邊緣化。另一種劃分叫做“cracking”,把某種群體打散,這樣做,少數族群可能成為被爭取的對象,但也認為可能出現少數群體處於劣勢,不容易選出自己的代言人。
對華人來說,過去華人較少,參政意願也不高,在選區劃分中一直都是被“cracking”,就如伊州華埠那樣,分屬3個或者4個選區。這一直被認為可能使華人處於劣勢。但是在過去十年,尤其是近幾年,處於這樣選區狀況的優秀華人候選人還是有很多被選上,例如聯邦眾議員吳振偉、趙美心等,其他各個層次的華人民選議員和官員也越來越多。
當然,這些華人候選人能夠被選上,華人選民功不可沒,但爭取到其他族裔選民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很多地方,華人選民的選票並不足以左右選情。過去十年,華人在被cracking的狀況下,尤其是去年,也成為許多主流社會候選人或其他族裔候選人爭取的目標,在加州和紐約,出現一些白人候選人專程到華埠拉票的現象。不過這種劃分法的也有不足,即當選的華人議員占華人總數的比例上確實偏少。
上文說的伊州的“華埠法案”,當地華人希望採取被“packing”的分法,這種分法可以保證華裔能夠在自己的選區選出華裔議員,可以讓華人選票發揮最大的力量,有利於爭取華人群體的利益。但這種做法容易使華人群體自成格局,長此以往就有可能被邊緣化,導致不容易被主流社會重視 ,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於華人融入當地社會。
兩種選區劃分法對華人群體來說各有利弊,華人群體如何最大限度地爭取群體的利益,又要避免被邊緣化、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各地華人應根據情況爭取有利的劃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