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5日電/《新京報》報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的春節,一些中國人的過節方式出現了新動向。
印媒關注“租男友”
《印度斯坦時報》在中國春節期間刊發了一篇報道,講述一名在大城市打工的雲南大齡女青年,希望租個男友回家過年的事。她在網上發帖,要在6天假期裡租一名男友,酬勞是3000元。租約中規定“男友”須與父母談話,幫忙做家務等等。該報分析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讓很多年輕人在異鄉忙於事業,但在春節這個團聚的節日,如果不帶著另一半回家探望父母,會很“沒面子”,於是租男友的廣告應運而生。《印度斯坦時報》感嘆道:“不要只以為印度的女性獨自打拼的壓力很大,秉持傳統儒家心態的中國父母們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紐約時報》談煙花利弊
在中國本土,鞭炮和煙花被理解為烘托節日氣氛的消費品,是“保留節目”。《紐約時報》刊文稱,對多數中國人而言,一年中就數農歷新年的這15天最有趣味:神聖的家庭團圓和朋友聚會,幾乎不分晝夜地燃放鞭炮和煙花。現年47歲的一家公司職員說:“當聽到嘭的一聲,接著炫目的亮光滑過天空時,你感到血液沸騰了。”該報表示,中國越來越繁榮也增加了民眾對燃放煙花和鞭炮的胃口。
儘管鞭炮和煙花使得春節的夜空變得五彩斑斕,然而《紐約時報》指出,它們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全國範圍內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可謂觸目驚心。本土之外的華人社區,也在各想各的招,歡度節日。《波士頓環球報》在春節期間專門報道當地昆西南灣社區。今年的春節除了舞龍舞獅等傳統節目之外,該社區還推出健康講座。
日媒“緊盯”中國人錢包
春節,過的是什麼?多數人感受到愛與溫暖,但也不得不承認過年也是在過“錢”,考驗的是腰包。
日本《朝日新聞》刊文《期待中國人的錢包》稱,日本靜岡縣禦殿場市的一家涉外商場,在春節期間特別安排了兩名能講中文的員工,在門口招攬中國遊客。類似的商場還有很多。浜鬆市的餐飲店以及賓館、家電商場等甚至組成了專門吸引中國遊客的“接待隊”,輪流為各家服務。
《朝日新聞》引述當地商家的話稱:“除了中國富裕階層之外,中產階級越來越多地來到日本,這很值得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