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南方都市報報道,今年2月22日以來,中國啟動利比亞撤僑護僑行動,在短短一周時間,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中國軍隊力量介入是否會成為未來保護海外僑民的新模式?
南方都市報記者對話全國政協委員、海軍少將、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卓。尹卓告訴南都記者,今年兩會他剛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應把護僑、撤僑、保護海外華僑華人機構的利益正式列入軍隊的使命任務中,而不僅僅是一項應急任務。
對於外界頗為關注的索馬里海域分區護航、殲20,他也一一回應,尹卓認為殲20不可能越洋跨海,僅為國土防禦。
撤僑護僑應列入軍隊使命任務
南都:這次利比亞撤僑護僑行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你怎麼評價?輿論普遍認為這次行動高效,其成功經驗在哪裡?
尹卓:之所以這次行動比較成功,關鍵是我們有一套完備的應急機制。從1998年抗洪搶險開始,到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大的自然災害,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已形成一套應急機制。這次利比亞撤僑命令一下,所有能動用的資源都被調動起來,民航飛機、交通部貨輪、大型漁輪都被征用,還有駐外機構如駐埃及大使館、駐突尼斯大使館也馬上動員了幾百輛大巴去運送。這個速度是相當快的。
南都:此前中國政府多以民航包機形式來參與撤僑行動,軍隊力量的介入是否意味著以後類似的行動中國都會採取這種模式?
尹卓:這次其實還是以民航和民用商船力量為主,雖然出動了空軍,其飛行設備也僅為運輸機,海軍戰艦也只是護航而並未參與運輸任務。軍事介入的優勢在於速度快,在危機形勢下不需要去犧牲民航機組、外交人員甚至民用船只的安全,你總不能讓空姐去冒這種風險吧。
至於未來是否這種模式,那不知道,但我認為方向應該是這樣的。這次全國兩會我也提了一個提案,建議要把撤僑、護僑列入軍隊的使命任務當中,不能總是當成一個應急事態來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