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羊城晚報刊載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張振江的文章說,隸屬於國防部的國防分析研究院是印度最為知名與重要的政府智庫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末,該單位就開始舉辦年度的亞洲安全會議。今年2月舉辦的已經是第十三屆,主題是“邁向一個新的亞洲秩序”,筆者也受邀參加。由於是重要的政府智庫,所以會議邀請到了諸如國防部長、國防秘書等高級別的官員。
會議分成開幕式和“亞洲的地緣政治”、“傳統安全的挑戰”、“全球化與亞洲的崛起”、“非傳統安全的挑戰”、“應對挑戰”五個小節,分別聽取了與會者宣讀論文以及提問討論。會議正式代表30多人,其中是來自包括中國、美國、英國、瑞典、日本、德國、土耳其、以色列、俄羅斯等國際學者與專家。
如今的印度,經濟蒸蒸日上,國力全面增長。此外,印度還有“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之稱。無論是聖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抵抗運動,還是冷戰時期尼赫魯倡導中立不結盟政策,甚至在冷戰後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堅持研發並試射核武器,印度留給世人的一個鮮明形象是它的歷史悠久和外交獨立。
然而,此次在印度召開的這次會議上的中國話題卻使我產生了不同的感觸。無論對中國大加批評、指責中國採取日本當年“滿洲國”戰略的日籍學者,還是對中國科技創新褒獎有加同時警醒美國決策者的美籍華裔學者,無論是研究國際關係史當中大國興衰沉浮的美國學者,還是關注當代亞洲問題的德國學者,中國的話題從會議一開始到最終結束就一直沒有消失。以至於不少學者都提到會議談及中國的次數要大大多於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