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利比亞問題讓德中找到了“共同語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08:19:32  


當地時間3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利比亞問題舉行公開會議,聽取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報關於利比亞局勢的第1973號決議執行情況。
  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德國之聲網3月27日載文《利比亞問題讓德中找到了共同語言?》,摘要如下:

  作為同樣在聯合國安理會對利軍事干預決議上投棄權票的國家,德中兩國外長周四(25日)通了電話。有媒體報道稱,德國和中國似乎在利比亞問題上找到了“共同語言”。不過,德國的利比亞政策在其國內也受到批評。

  據路透社報道,3月24日,中國外長楊潔篪和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通了電話,並就利比亞局勢問題交換了意見。楊潔篪向德方表達了中方反對西方聯軍軍事打擊利比亞的立場,以及對利比亞平民安危的關切。目前尚沒有報道顯示,韋斯特韋勒在此次通話中有何表態。

  此前,在聯合國安理會對利比亞軍事干預的決議中,德國和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四個國家一樣投了棄權票。這一決定在德國輿論引起軒然大波。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教授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國和中國雖然都投了棄權票,但是背景和動機並不盡相同。中國主要是出於一貫聲稱的不干涉別國內政的立場,而德國主要出於對於軍事干預後果的擔憂,不確定空襲結束之後,利比亞的問題能否得到徹底的解決,所以不願意把自己陷得太深。

  德國政府因為這一決策也遭到了來自不同陣營的批評。一方面,有人指責德國因此而陷入了孤立,導致歐盟外交政策發生分裂;另一方面,也有人指責德國政府立場不定,在投棄權票的同時,又要派遣士兵到阿富汗執行空中預警任務以間接支持北約參與對利軍事干預。辜學武教授則認為,德國政府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德國畢竟是參與對利比亞行動的軍事聯盟--北約的成員國,它在某種意義上有義務對盟國提供輔助性的支持。他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