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法國《歐洲時報》8月9日載文《美國信用降級警示中國經濟轉型》,摘要如下:
當上周五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全球股市就注定要迎來一個“黑色星期一”。亞太股市全線暴跌,歐洲股市全線低開,美國股市延續跌勢……大國首腦們上周末的密集磋商,顯然沒能挽救市場的信心——剛剛過去的這個星期一,市場用極其統一的方式迎接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下調。
評級下調似乎早有先兆: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雖然在最後時刻就國債上限達成一致,但過程的紛爭早已讓市場厭煩,8月以來歐美股市連續暴跌便是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失去信心的表現;在世界三大評級公司之一的標普做出評級下調決定之前,來自中國的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已先行降低了美國的信用評級;另外兩大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雖然維持美國的3A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均將美國的前景展望定為“負面”。
自從三大機構開始信用評級以來,美國始終位列最高等級。這確保了美國政府可以憑借最低利率大量舉債,用於支持各項龐大開支,也成為美國應對金融危機的犀利武器,而美國國債也被世界各國政府和投資機構爭相持有。如今,隨著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下調,這一切可能發生改變。
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信用評級下調,會導致美國政府借貸成本增加,而政府新增的還貸壓力往往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預計未來美國企業和個人貸款利率都有可能提高,而利率的調整又將直接作用於美國經濟。
另一方面,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帶來的影響還可能觸及長遠。一直以來,美國債務“低風險”都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支撐之一,而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舉措可能動搖這一基礎,加劇美元地位的衰落。倘若如此,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將加速到來。
這對於一直致力於加速本國貨幣國際化進程的中國等經濟體而言,將呈現積極一面。實際上,在美國遭遇評級下調後,各國媒體立即將目光投向美國債券的最大持有者中國,並同時注意到官方新華社措辭嚴厲的英文評論:譴責美國“借債成癮”以及“短視的”政治爭吵,並稱世界需要新的穩定的全球儲備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