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的商品在美國消費品市場中所占份額遠沒有普遍認為的那麼高。 |
中評社香港8月12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0日載文《“中國製造”要取代美國?還早得很》,摘要如下:
中國7月份貿易順差回升到近315億美元——達到2009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可能引發新一輪有關人民幣被不公平低估的歇斯底里的抱怨。但在美國政客們就此問題發表高見前,應該考慮一下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新近一份研究報告中的發現。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加林娜.黑爾和研究顧問巴特.霍布金認為,中國製造的商品在美國消費品市場中所占份額遠沒有普遍認為的那麼高。
他們通過對美國商務部、美國勞工統計局和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美國家庭消費的商品和服務中,88.5%來自美國國內。在剩餘11.5%的進口部分中,中國製造商品剛剛超過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只占美國總體消費支出的2.7%。
就連這個數據也誇大了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在美國總體消費支出中的實際份額。原因何在?因為幾乎所有消費品的製造都涉及很多環節,準確統計不同部分產自何地會進一步降低“中國製造”商品的份額。
對此,黑爾和霍布金的解釋是:顯然,如果一雙中國製造的運動鞋在美國要賣70美元,這70美元並不都屬於中國製造商。事實上,零售價的大部分會用來支付把鞋運輸到美國的運費、售出這雙鞋的店面的租金、美國零售商股東的分紅以及運動鞋的營銷成本。這些成本包括與營銷過程有關的美國員工和管理人員的薪金、工資和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