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懷疑的是外界人士,他們對於這些武器計劃推進速度如此之快持謹慎看法。然而,對這種情況持樂觀看法也是有根據的。遠程反艦巡航導彈和“戰斧”式導彈的建造材料大多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武器科學家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要開發出能夠遠距離偵測、甄別和打擊敵方艦艇的制導系統。據《簡氏國際防務評論》報道,這些新型導彈設計的理念是,假設未來敵人有能力干擾聯網的飛機、艦艇和傳感器之間的通信——導致反艦巡航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失去外部支持。因此,下一代反艦巡航導彈“需要在有衛星支持、衛星受限和失去衛星支持的情況下都能發揮作用。它們需要網絡支持,但不依賴網絡”。這將引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樣的潛在對手相當的重視。
如果這些項目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亞洲地圖將是什麼樣子?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國際競爭比作變化中的“兩支生力軍的衝突”,或者說是兩個摔跤手不斷爭奪戰略優勢。來來往往的競爭已是慣例。現在假設人們議論紛紛的另種武器,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的反艦彈道導彈,其威力也如宣傳的一樣。關於二炮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有很多種傳言,從美國國防部2010年中國軍力報告所說的1500公里到中國媒體所說的2700公里不等。如果裝備遠程反艦巡航導彈的美國軍艦拒絕冒險進入二炮反艦彈道導彈射程內的亞洲沿海地區,但是有能力打擊中國二炮反艦彈道導彈可覆蓋區域內距其800公里的目標,那麼從日本北部一直到新幾內亞的“第二島鏈“以西的西太平洋有一個很寬的地帶將成為不宜進入的地區——對雙方的海上艦隊來說。競爭對手們如何面對這個美麗的新世界將決定誰在某個時期占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