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力相連——“虛實相間”
近年來,美國多次在中國周邊海域組織聯合軍演,加速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部署,甚至慫恿南海小國軍事冒險。圖為多次主導亞太聯合軍演的美國海軍“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利與力的博弈結果決定了戰爭結局,也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在國際戰略格局複雜多變的今天,竭力逐利只能讓漁翁得利,相比於硬碰硬的兵戎相見而言,力量運用的虛實相間更加重要。
點到為止留後手。經過海灣戰爭以來近20年近乎不間斷的局部戰爭,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初步成形,超級大國地位不斷鞏固,但其在冷戰結束後絕對過剩的常規軍力優勢也將有所弱化。金融危機、世界多極化發展等因素,都將促使美國由力量釋放的絕對過剩期轉入相對穩定的平衡期,特別是體現在美國希望在對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中盡早脫身,對伊朗、朝鮮的只喊不打和對利比亞干涉的若即若離,這些現象都說明美軍已開始主動脫離,威懾戰略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戰略主導。
其實,即便是在冷戰剛剛結束、軍力極度過剩時,海灣戰爭的發動對美國而言依然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在戰爭實施過程中,美軍及西方盟國也沒有傾其全力一戰滅國。當前,鞏固現有戰略格局,應對潛在對手的挑戰,美國更需要保留足夠的軍事力量。
借力爭利好打仗。對於國家而言,力量和地位是相互依存的,保存自己,消耗別人永遠是上策。在利力博弈的戰爭賭局中,美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莊家”。其處處點火、到處冒煙的戰略,就是要把各個地區攪亂,把對手國家被動拖入這樣只輸不贏的渾水賭局當中,而美國本土卻遠在戰場之外,坐享軍火工業帶來的巨額利潤。
在局部戰爭中,美國捆綁聯盟共同為戰爭出錢、出槍、出人,直接減輕了美國自己的戰爭負擔。在外交上,美國以經濟援助、聯合安保、共同防衛為誘餌,拉攏邊緣小國,孤立分化地區大國,瓦解地區力量核心;在干涉他國內政上借人權幌子、民主牌子,扶植反對派力量,打擊強硬政治勢力,摧垮潛在競爭對手。
曾幾何時,中東的富庶繁榮令人垂涎,如今卻成了恐怖主義的重災區;東亞地區作為當今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自然也受到美國的特別“關照”。直至今天,美國也從未放棄對台軍售,特別是在北約東擴、中東亂局塵埃落定之後,美國更加速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部署,並極力慫恿南海小國軍事冒險,試圖激怒中國、扼制中國,這與其既往戰略相比並無新意,恰如菲律賓媒體自己承認的那樣,“馬尼拉成了美國的一張牌”。
歷數近幾場局部戰爭,美國實現了摧毀對手、消耗盟國、鞏固自己的戰略意圖,可謂一箭多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