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蘭德報告稱,中國與印度都將彼此視為其在亞洲大陸上的地緣政治對手,沿兩國長期有爭議共同邊界發生事件,或者雙方因如何應對衰弱鄰國而引發的爭議,這些都可能在中國與印度之間引發衝突。而且,除了兩個世界人口最多國家之間的衝突所帶來的危險之外,雙方均擁有核武器的事實還會使相關危險大幅升級。
蘭德報告稱,不管在哪種情況下,美國都可能會置身於該衝突之外,美國主要關心的是其數萬名公民的安全,以及在一個或多個受影響國家進行大規模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NEO)的潛在需求。這將需要大批空軍、海軍以及地面部隊的參與。美國可能會擴大對印度外交的公開支持,並且秘密向新德里政府提供情報及軍事裝備。美國的戰略目標是阻止中國取勝,防止衝突垂直升級(如使用常規或核彈道導彈)或者水平擴展(如巴基斯坦參戰)。
作戰影響
蘭德報告稱,以上事例代表了未來10年以及更長時間裡,美國可能面臨的涉及中國的軍事衝突的範圍。這些情況說明,儘管中美之間或許不會爆發戰爭,但是美國仍需具備各種先進軍事能力,從而能夠加以阻止或者占據優勢,並於任何情況下,在地區事務中維護穩定且發揮影響,即便是在中國實力與勢力範圍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這種需要是由日益強大的解放軍,以及多種多樣的環境、地理與可能發生衝突的領域(陸、海、空、太空、網絡)而決定的。
蘭德報告稱,在朝鮮,需要美國的陸地、戰術空中、打擊和特種作戰部隊;在台灣,需要完整的空軍與海軍陣列;在南海,需要美國的藍水優勢。此外,考慮到距離、可能的強度以及美國的作戰概念,這些意外事件可能會使人們嚴重依賴美國的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主要是空基能力)。除了朝鮮,意外衝突不需要大規模美國地面部隊。因此,美國在東亞(除朝鮮以外)尤其不太可能參與大規模陸地戰。最有可能發生的朝鮮崩潰的想定,很可能會涉及一些競爭,但可能不會和中國開戰,不過,不論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相當數量的地面部隊參與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