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戰力發展均衡
相比之下,中國海軍戰力發展相對均衡,具備更強發展潛力。儘管前面提到,中國與日本在發展海上力量時,學習並獲得的只是一個完整作戰體系中的一部分,但中國的境遇顯然要比日本好得多。原因在於,首先,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完備軍工研發生產能力的大國,儘管其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不及日本,但整體水平尤其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設計的能力卻是日本無法相比的。因此,中國在獲得類似日本經常獲得的那種具有相當局限性的裝備與技術時,能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因性能過於單一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其次,在冷戰時期,前蘇聯對中國的海軍軍備出口規模與等級甚至不如印度。而中俄兩國之間真正進行較大規模的高端海上軍備買賣則是在蘇聯解體之後,此時的俄羅斯處於財政的巨大壓力,向中國出售了以"現代"級導彈驅逐艦與"基洛"級常規潛艇為代表的高端裝備,並通過高層次的技術交流,不僅以有關裝備彌補了中國海軍之前的短板,同時也使中國逐漸具備了進行海軍裝備系統開發的能力。而昔日的焦點,現在與中國國產高端艦艇相比已顯有些老舊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則可看作是當今中國海軍的縮影。
“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是前蘇聯時期研製的最後一代導彈驅逐艦之一,其以自身具備的超強反艦能力與具備超強反潛能力的“無畏”級導彈驅逐艦搭配使用,從而以組合的方式獲得均衡而強大的作戰能力。中國共分兩批引進了四艘該型驅逐艦。儘管該型戰艦通常被人視作單獨突出反艦能力的功能性戰艦,但實際上,通過引進該型戰艦,中國通過其裝備的SA-N-7“牛虻”防空導彈首次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通過其裝備的“頂板”雷達,首次具備了可靠的遠程探測與引導能力,通過其裝備的卡-27直升機(出口中國的為卡-27的出口型卡-28,除發動機功率稍小以外,無明顯差別)首次具備了較強的艦載反潛能力。這一切都是之前中國海軍的短板。
中國海軍通過之前自身的發展積累,與“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的引進,由一個昔日手無寸鐵的莽漢轉變成了一個身著輕甲,手執長劍的武士。這種跨越顯然是巨大的。而與之相比,日本海自則是一位身著重甲,手無寸鐵甚至只是手執短刀的武士。那麼當中日兩國未來在海上相遇,其結果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