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模式”難以複制
在推翻卡扎菲政權的軍事行動中,美國將法國、英國等北約盟友推到了前線,利用一支鬆散的“歐洲聯軍”打敗了沒有像樣軍隊的卡扎菲。有報道認為,美國正在重組中東地區的軍力布局,與此同時,美國緊鑼密鼓地與海灣阿拉伯國家組成新的安保聯盟,打造中東版“北約”,首當其衝便是伊朗。但是,組建起一支敢和伊朗開戰的軍隊並不容易。
如今美國政府債台高築,正在千方百計地從軍隊身上省錢。英國甚至在介入利比亞衝突期間,就不得不在國內裁撤戰機和士兵。如果讓海灣國家單獨出面或充當主力軍則更不現實,因為這些國家雖有美國、歐洲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但嚴重缺乏作戰經驗,它們敢不敢直接開罪伊朗這個強大的鄰國都是未知數。短時間內,西方不太可能複制“利比亞模式”。
“外科手術”風險巨大
介入利比亞國內衝突時,美國、英國、法國主要動用了“戰斧”式巡航導彈、機載精確制導炸彈,採取典型的“外科手術”打擊模式。不過,這種戰術基於卡扎菲手中沒有反制武器這一前提。
與利比亞不同,伊朗手中掌握大批中近程彈道導彈,具備強大的報復能力,能直接威懾駐扎在海灣地區的美軍部隊和以色列,伊朗海軍和導彈部隊也有封鎖波斯灣的能力。伊朗外長薩利希本月出訪利比亞時說,“德黑蘭做好了最壞準備”,華盛頓需要好好想想與伊朗“衝突”的後果。
不過,如果伊朗在核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和歐洲國家絕對難以接受。那麼“外科手術”式的襲擊或許不可避免。另外,如果以色列單方面動手,美國很有可能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軍事支援,並牽扯其中,其後果可能是不可控的、災難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