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伊不同於利比亞
記者:從政權內部分析,叙利亞和利比亞有什麼不同?
孫立昕:巴沙爾在叙利亞還是有一定的政權基礎,他在國內是比較受歡迎的。卡扎菲末期,成了孤家寡人、窮途末路的地步。卡扎菲被打的時候,阿盟通過決議,支持1973號決議,都是阿拉伯國家啊,你可以想象他多麼不得人心。另外,叙利亞的社會跟利比亞不同,利比亞是部落社會,叙利亞復興黨的社會統治基礎相對要牢固許多。
記者:美國白宮11月初再次重申,叙利亞總統應該下台;14號,歐盟又對叙利亞提出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阿盟也提出在16號暫停叙利亞的阿盟身份。現在感覺這個“套子”收得越來越緊,但是巴沙爾又不會輕易讓步,您認為會不會出現動武的情況?
孫立昕:我不認為西方會對叙利亞大打出手。首先,打利比亞時西方已經是在強撐場面,當時西方國家表面上很團結,實際上內部矛盾重重。
其次,叙、伊不同於利比亞,它們都是很有實力的國家,在中東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力。關於伊朗,最近在暗殺門、核武器、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等問題上,美國態度很強硬,希拉里也出來講話,但是實際動武非常難。
對伊朗動武非常難,尤其現在這個時候
記者:國際原子能機構8日推出所謂伊朗核問題最新報告以來,美以等國對伊朗可謂摩拳擦掌,磨刀霍霍。該如何看待這種步步緊逼的態勢?
孫立昕:這裡面有個背景。埃及的穆巴拉克倒台,伊朗很多人樂觀其變。因為穆巴拉克是親美的,他倒台了,伊朗很多人感覺伊朗在中東的空間一下子大了很多。前一段時間伊朗軍艦32年來首次穿越了蘇伊士運河,還有高調的核研發。目前中東動蕩,美國不想讓伊朗得利,要壓它,要給它敲警鐘,它的切入點就是核問題。
記者: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美國實際目的是通過高壓敲打伊朗,而不是拔掉它?
孫立昕:美國主要的目的還是敲打,因為它目前還沒有拔掉的實力。它當然想拔掉伊朗,對伊朗可謂是恨之入骨。1979年伊斯蘭革命使美國和伊朗由盟友變成仇敵,當時美國52名外交官被扣作人質長達444天,更直接損毀了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記者:現在中東亂局讓很多人在猜測西方什麼時候動武,只是對叙利亞和伊朗哪一個先動武的問題。
孫立昕:我認為對伊朗動武非常難,尤其在現在這樣一個時候。馬上就是2012年美國大選,在這個時候動武幾乎就沒有可能性。對伊朗動武,弄砸了,大選也就沒戲了。現在奧巴馬的日程表上,經濟問題、大選問題一大堆,這個問題都不知道排哪兒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