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今年年初,國務委員戴秉國訪印及第十五次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使中印關係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解放日報文章稱,然而,中印之間存在的某些矛盾與問題,仍在嚴重干擾著兩國關係正常發展的步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關於中印邊界談判。目前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已舉行了十五次,雖也取得不少值得稱讚的成果,保證了中印邊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但離最終達成公正、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還相差甚遠,而且一時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究其原因,阻力仍在印方。一是,時至今日,印度仍有不少輿論堅持認為,中印邊界劃分要以英國殖民者遺留下來的“麥克馬洪線”為准。二是,印方認為,目前中印雙方領土爭端,不僅在東部的9萬平方公里,西部的3萬平方公里也是印度的領土,這種不尊重歷史事實的錯誤論調,在印度仍很有市場。三是,印度實行多黨政治,且社會極為複雜,各黨派對中印邊界的認識不盡一致,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很難取得一致。四是,印方提出,中國在與其他周邊國家解決邊界問題時能作出謙讓,為何對印度卻不行。印度認為自己並非中印邊界領土爭端的“既得利益者”,而是受害者,中國提出的“互諒互讓地解決中印邊界”的原則,不是印度應該遵循的。五是,印度國內的“中國進攻印度論調”仍未完全消失,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在邊界地區加緊排兵布陣。
其次,中印貿易的反傾銷調查與逆差論。雖然中印貿易總量已達近700億美元,但這與相鄰的兩個發展中大國的地位並不相稱,中國與韓國的貿易已達1000多億美元。雖然中印兩國的貿易空間很大,但其上升的速度極其緩慢。其主要原因是印度的安全因素在作祟。如中印黃金貿易通道乃堆拉口岸開通後,原以為會給中印的邊界貿易帶來不菲的成就,可是結果卻與預料的相差很大。其原因在於印方有人認為乃堆拉口岸的開通,對印度的安全產生了威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印貿易摩擦逐年增多且日趨複雜。據印度統計,每年印度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中,有關中國產品的要占近60%左右。印度擔心中國大批的廉價商品會傷害到國內的工業生產。再則,印度把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原材料,稱為“掠奪資源”。為此,自2007年起,印度又對鐵礦石的出口每噸增加了300盧比的關稅,並有傳聞印度又將壓縮對中國原材料的出口量。這種不平等的商品貿易造成的中印貿易的中方順差,其原因顯然在印度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