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9月,國外多家媒體開始披露,伊朗核設施被“震網”病毒攻擊,納坦茲鈾濃縮工廠約20%的離心機報廢,受其影響,伊朗最低限度要延遲至2015年才可以製造出核彈。
2011年11月12日,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伊朗一軍火庫在測試新式彈道導彈時突然發生爆炸,導致多名導彈專家喪生。據有關專家判斷,爆炸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導彈電腦控制系統感染了“震網”病毒。
此外,美國還斥巨資建設“影子互聯網”,企圖突破伊朗網絡封鎖。2011年6月,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務院計劃斥資7000萬美元建設“影子互聯網”,以協助伊朗等國反對派與外界通信,避開本國政府的網絡監控或封鎖。
“影子互聯網”是指採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在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建立獨立於其國家通信系統的隱形網絡。它包括“手提箱網絡”、“邊境手機”、“栅欄計劃”等十幾個子項目。
美國還組建了“數字水軍”,力求主導伊朗民意走向。2009年6月,伊朗大選結果公布後,落選者的支持者舉行示威抗議,並引發了社會騷亂和政治動蕩,美國的波斯語新聞網站、Youtube、Twitter和手機短信等網絡媒體的推波助瀾作用“功不可沒”。
為更好地發揮網絡媒體的宣傳導向作用,2011年7月,英國《衛報》稱,美國軍方投資兩億美元,與本土公司秘密研發一種名為“數字水軍”的新型軟件,該軟件能夠利用偽造的用戶身份在網絡上發表有利於美國的“聲音”。
2011年12月6日,在美、伊斷交逾30年之後,美國政府在互聯網上設立的駐伊“在線大使館”正式投入運行,此舉旨在通過互聯網向伊朗民眾介紹美國的政策、文化以及赴美留學和簽證等相關信息,以代替實體大使館的功能。
其中,駐伊“在線大使館”網站中有“開放的社會”一欄,刊登了大批宣傳普世人權、公民社會、21世紀的互聯網、美國生活方式、跨文化、地球村等方面的文件和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