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隨著中菲黃岩島對峙事件升級,內地網上出現了將中印和中越邊境戰爭與中菲衝突可能性作比較的觀點和議論,這樣的比較是否有可比性,又能帶給人怎樣的啟示,請看鳳凰觀察。
據鳳凰衛視報道,中菲黃岩島對峙時間滿一個月,有關中菲海上衝突的猜測,勾起來部分內地民眾對於歷史上中國因為邊界問題所發生的幾次武裝衝突的回憶。
內地微博上正流傳著類似“從人民日報評論看歷史風雲”的帖子,這些大約100字的帖子認為,人民日報是個風向標。
1962年,《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接著中印戰爭爆發。
1979年,《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接著鄧小平訪美,接著中越戰爭爆發。
2012年,《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接著中國防長梁光烈上將訪美,接著中菲戰爭即將爆發……
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聯想並非不具有可比性。今年是中印邊境戰爭50周年,對於半個世紀前那場戰爭的回憶,似乎不可避免。而將中越戰爭與當前的中菲對峙聯繫到一起,不僅僅是由於在南海問題上,中國與菲律賓以及越南都存在主權爭議,這使得30多年前的中越之戰在今天似乎多了一層現實意義。
更有分析人士,試圖尋找鄧小平與梁光烈訪美的共同點。鄧小平訪美時實際上是中國當時最高權力者和軍方統帥的雙重身分,這與梁光烈的軍方高級將領身份似乎有部分重合。還有人注意到,梁光烈本人軍事生涯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中越邊境戰爭這一背景。
然而,既然將中菲海上衝突可能性與中印和中越戰爭作比較,同樣不能忽視後兩場戰爭對於邊境問題解決的實際效果。中印邊境問題目前仍然是中國為數不多遺留的陸上邊境糾紛,而中越戰爭後,中國仍然是通過和平協商的方式,與越南解決了陸上邊境劃界以及北部灣海上劃界問題,而中越目前在南海問題上仍然互為存在最多爭議的國家。
很顯然,即便無法排除中國使用非和平手段解決黃岩島對峙事件的可能性,也必須將中菲武裝衝突的後果和影響與南海問題的最終解決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