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你來我往。 |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國際交往最終是要以實力說話的。然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國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是客觀事實,因此有可能通過互利合作,而不是“血與火的較量”實現發展。不能因為在國際貿易中一些國家不那麼講理,就一筆否定“相互依存”和“比較優勢”理論。
環球時報刊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的分析文章稱,改革開放以來,中美經貿關係實現巨大跨越。如果不算歐盟,中美已經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其堅實基礎就是兩國之間優勢互補,兩國都從中獲得巨大利益。中美兩國經濟各有各的優勢,相互依賴,互有所求。美國搞保護主義,限制中國有競爭力的企業和商品進入美國市場,這種錯誤做法不僅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所以,如果說中美兩國經貿交往中存在著“鴕鳥式思維”的話,那指的是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而不是指以開放和合作心態處理相互間的矛盾和摩擦。
文章指出,就像所有經濟理論一樣,比較優勢理論有它的局限性。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早已不滿足於僅僅發揮傳統比較優勢,而是日益重視培育和依靠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的綜合優勢。每年的廣交會上,中國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出口產品不斷增多。但是,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必須以發揮本國比較優勢為基礎。把經典的比較優勢理論貶為“強者送給弱者、主人送給僕人的理論”很不客觀。19世紀末美國崛起、二戰以後日本、韓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拋棄了比較優勢理論,而是因為它們在主權獨立之後走上開放和融入國際分工之路,在發展中不斷超越原有以自然禀賦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培育和壯大以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為基礎的新的比較優勢。
如何培育壯大自身的新優勢,各國有各國的經驗和做法,但是都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韓國一些大企業絕不是因為“指定一個軍人而非企業家負責組建”才取得成功,那樣看問題未免太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