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3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干預叙利亞的危險》,不支持美國對叙利亞危機進行貿然的軍事干預。
據人民網報道,針對一些要求軍事干預叙利亞危機、進行政權更迭的呼聲,基辛格認為,這種人道主義干預形式如果被採取為外交政策原則,將給美國戰略帶來很多問題:美國是否認為其有義務支持每一場反對非民主政府的民眾起義,包括那些此前被認為在支撐國際體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政府?舉例來說,如果沙特民眾舉行大規模示威,沙特是否就不再是美國的盟友了?美國是否準備好承認其他國家以同一教派或民族為名干預別國的權利?
基辛格指出,政權更迭還將帶來國家建設的問題,否則國際秩序將開始崩潰。他稱也門、索馬里、馬裡北部、利比亞和巴基斯坦西北部都是地圖上的“無法律空白區”,叙利亞作為國家的崩潰也可能使其領土成為恐怖分子基地或攻擊鄰國的武器供應地。
基辛格說,在叙利亞問題上,呼籲人道主義干預和戰略性干預的聲音匯合。他指出,由於巴沙爾政權與伊朗及哈馬斯、真主黨結盟,美國希望巴沙爾政權垮台,這既是出於人道主義原因,也是出於戰略性原因。但基辛格強調,並不是每一項戰略利益都能上升為戰爭的理由,否則就沒有外交的空間了。
基辛格表示,考慮動用軍事力量時必須解決幾個根本問題:當美軍撤出伊拉克並加速撤離阿富汗,美國在同一地區開始新的軍事行動的合法性何在?這種干預方式能夠解決叙利亞的困境嗎?巴沙爾下台後,誰將取而代之?人民生活和安全形勢會得到改善嗎?美國會不會再度製造出一個由美國武裝起來並最終掉轉槍口對付美國的“塔利班”?
基辛格指出,國際社會在人道主義干預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而單邊干預或“志願者同盟”會引起別國的反對,並因此難以獲得國內的支持。他認為,無論是人道主義或戰略性軍事干預,都有兩個前提:一是必須具有推翻現狀後的治理共識,如果目標僅限於推翻某個統治者,在權力真空中可能爆發新的內戰,內外勢力爭奪權力;二是必須有明確的政治目標,並可在國內民意支持的時間段內達到目標。基辛格對軍事干預叙利亞能否具備這兩個前提表示懷疑,他警告美國無法承受捲入一場“模糊不明”的戰爭,叙利亞的衝突正日益顯現出教派特征。基辛格還針對美國大選期間的政治家言論表示,叙利亞問題是超乎黨派的問題,不能從黨派之爭的角度來對待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