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洛·馬公司1955年以來研制的海基彈道導彈。從左至右依次為:“北極星”-A1、“北極星”-A2、“北極星”-A3、“海神”-C3、“三叉戟I”- C4和“三叉戟II”-D5。 |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國際在線消息:在美國高調構建歐洲、亞太和中東反導體系的同時,實際上也在不斷強化自己的“核大棒”。5月31日,美國《薩克拉門托蜜蜂報》捅出消息說,僅5月14日和5月16日兩天時間,美國海軍就在大西洋試射了4枚“三叉戟II”-D5型洲際彈道導彈。如果聯繫到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圍繞戰術核武器放出的相關風聲,不難發現,在當今世界,以所謂應對伊朗、朝鮮核威脅為幌子,實際上意在遏制俄、中等國核打擊能力的是美國;不忘打造核大棒且最可能威脅對他國實施核打擊的,同樣也是美國。
兩天成功試射4枚
據報道,承擔此次水下發射任務的是1992年服役的“俄亥俄”級SSBN738 “馬裡蘭”號戰略核潛艇。而作為“俄亥俄”級潛艇的標配武器,“三叉戟II”-D5型導彈兩天時間裡的連續4次試射,也是其1989年完成設計、1990年投入現役以來的第139、140、141以及142次成功發射。
在接受《薩克拉門托蜜蜂報》採訪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海基彈道導彈項目副總裁梅拉尼.斯洛安稱,“三叉戟”導彈連續4次成功試射,進一步展示了該型導彈作戰使用的可靠性,這些試驗是美軍戰略遏制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擁有可靠的作戰系統這一事實本身就能遏制敵人的侵略企圖;而海基“三叉戟”導彈的隱蔽性和機動性,則賦予了美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獨有的生存能力,從而保證美國有能力消除任何潛在敵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三叉戟II”-D5型潛射導彈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三叉戟I”-C4型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號。該彈1990年服役,主要裝備“俄亥俄”級核潛艇,每艇載彈24枚,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潛射彈道導彈。與“三叉戟I”-C4相比,“三叉戟II”-D5加長了3米,射程更遠,命中精度更高。每枚導彈最多可帶12枚分導式彈頭,後根據美俄協議,改為限載8枚。該型彈採用星光慣性制導系統,打擊諸如地下導彈發射井、加固的地下指揮所等堅固目標的能力要比“三叉戟I”導彈高出3至4倍,因而被譽為美海軍戰略核力量的“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