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98年時喬丹個人年薪超過了公牛隊所有球員工資的一半,但其他球員也因此收益頗豐 |
中評社紐約7月11日電(記者 余遙編譯報道)關於美國收入不均的問題,究竟我們可以從邁克爾.喬丹身上獲知多少信息?眾所周知,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收入不均問題最為嚴重,而作為一位籃球巨星,喬丹每年的年薪比大多數美國人畢生的積蓄還要多。不過,這是否說明美國社會運作規則不公正,而且有意難為中產階級人群?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10日刊出文章,原題目為“空中飛人喬丹和1%富裕階級人群”,文章作者為馬修.舍恩,其主要內容如下:
在為引文中問題作答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歷史情況。根基哈弗大學教授勞倫斯.薩默斯分析,“從伯利克里的古希臘時期到18世紀的倫敦(共2300年),全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整整提高了一倍”。而從1970年至今,美國人均GDP增加了4,000%。換言之,如果以人均GDP計算,在美國所歷經的220年中,美國人生活質量要比全球人均生活質量高40倍還要多。在2012年,對於處在低薪階層的美國民眾來說,他們要比1970年時最富裕的1%人群生活質量和平均壽命都要高很多。
當下有很多分析家認為,自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美國社會貧富差異開始增大。在50年代末期,美國基尼系數(該系數一般被用來衡量收入不均,其中0代表收入很平均,1代表收入很不平均)為0.37,今天該系數值為0.45。但在1959年,大約有20%美國家庭下滑到了貧困線以下,而在2010年,該數值僅有13%。現在美國人均GDP要比1959年時高270%,這意味著,今日低薪階層的年薪相當於1950年時美國中產階級的年薪。隨著時間推移,美國人群收入不均確實在增加,但同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這段時間內,美國人生活質量也在飛速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