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稱,解決俄羅斯的社會問題,普京開始寄希望說道德的精神力量。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了他五月重返克里姆林宮後的首個國情咨文。在這份綱領性文件中,普京開始公開提及了國家的道德和精神生活。而這恰恰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不謀而合。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刊發社評稱,面對俄羅斯越來越難應對的社會問題,普京已經從之前對穩定和秩序的強調轉移到尋求精神和道德的力量了。
普京在國情咨文中說:“儘管這麼說令我很痛苦,但俄羅斯社會現在缺乏精神支柱——仁慈、有同情心、守望相助。歷史告訴我們,這些我們一直所缺乏的精神將令我們更加強大。”
文章稱,普京這番言論所強調的重點也常在其它國家的領導人口中聽到。去年,韓國總統李明博就曾說過:“整個國家墮落到了極點。”而本周在印度,印度財政部長穆克吉也表示,印度需要為精神建設而奮鬥,“重獲在這個時代失去的價值觀和傳統”。去年12月,英國首相卡梅倫稱,“如果我們將面臨道德的緩慢崩潰——實際上在英國的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這些現象,我們就必須堅守我們的價值觀。”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最近也強調,“我們在加強道德文化建設方面相對滯後。”
文章稱,世俗領袖在處理道德範疇的問題時通常會非常謹慎。許多人這麼做只是單純地為了鞏固個人聲望或維護國家統一,非不是要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導師。所以,許多俄羅斯人對普京的這番言論持有懷疑的態度。
自從普京今年5月重新擔任總統以來,普京一直在尋找一個“國家觀念”來填補因蘇聯解體而帶來的社會空白。普京對價值觀的“激烈競爭”發出了警告,認為那是對國家主權、愛國主義和身份認同的威脅。今年10月,普京命令政府官員要找出“加強俄羅斯精神和道德基礎”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