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反衛星試驗結束了太空長期受制於美俄的歷史。 |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環球網編譯《日本時報》網站1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展望“外太空殺手鐧” 當中國6年前用導彈擊毀本國一顆廢棄衛星時,曾引起許多斥巨資發展衛星的其他亞太國家的恐慌,尤其令美日澳印等國感到憂慮,因為這些國家也將衛星用於國防目的。
儘管太空被用於軍事目的的歷史由來已久,但它迄今尚未成為部署武器的場所,否則太空將成為又一極易失控的前沿陣地,導致新的國際對抗和地緣政治緊張。有些西方和亞洲分析家認為,中國可能正計劃再次進行反衛星試驗。隨著以太空為基地的武器將具備攻擊空中或陸地目標的能力,世界正瀕臨潛在的太空大戰時代?
美國國防部在《2012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指責中國“正在研發多方面的武器使其可以在發生衝突時限制或阻止對手使用太空設備”。中國的反衛星試驗表明,中國已擁有攻擊低地球軌道飛行器的能力。在全世界約1000顆正常運行的衛星中,近半數位於2000公里高度之下的低地球軌道,包括距地球相對較近的偵察衛星。
中國的反衛星試驗結束了太空長期受制於美俄的歷史。在此之前,僅有蘇聯和美國曾進行過此類試驗。但中國2007年的反衛星試驗既非首次也非最後一次。據維基解密網站2011年3月公布的外交密電,中國曾先後在2005年和2006年進行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攔截火箭的飛行試驗。另外,中國還計劃將更多民用和軍用衛星送入低中高地球軌道,鞏固其與美國和俄羅斯作為世界三大太空強國的地位。
為打破美國和中俄之間的僵局,歐盟已召集中美俄和其他約40個國家就外太空國際行為準則進行談判,並希望在今年達成相關自律守則,目的是限制太空碎片、改善國際合作並創造“和平、安全和可靠的外太空環境”。
這種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行為準則,能否阻止太空軍備競賽尚難預料。然而,隨著中國對衛星的依賴逐漸上升至美俄高度,正如恐懼感使核戰爭自1945年未再發生一樣,穩定給三國帶來的共同利益也有望防止外太空衝突。 |